(曼谷)-人权观察今天表示,缅甸军政府应允许地震灾民立即获得不受管制的人道援助,并解除妨碍紧急救助的各项限制。地震于2025年3月28日下午12时50分发生以来,军方对受灾严重地区实施多次空袭并限制互联网服务,使人道救援更加困难。
此次地震重创缅甸中部,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桥梁受损。震央位于实皆(Sagaing)省,靠近缅甸第二大城曼德勒(又名瓦城)和首都内比都。缅甸军方报导死亡人数已逾1,700人,美国地质调查局则估计死亡人数可能高达一万人或更多。
“缅甸军政府罔顾重大自然灾害导致成千上万民众死伤,还在引发恐惧,” 人权观察亚洲区副主任刘智心说。“军政府必须改掉过去恶名昭彰的做法,确保人道援助迅速送达地震灾区面临生命威胁的民众。”
地震发生数日后,许多民众仍受困瓦砾堆中,家属和救援志工在没有任何机械或防护设备的情况下拼命搜救生还者。在省会实皆市,救灾团队的裹尸袋已告用罄,尸臭弥漫全城。 “等待志工火化的遗体堆积如山,” 人权观察收到救灾人员报告说。“即使他们每三分钟就能火化一具遗体,也得24小时不停工作。”
当地记者、人道组织和社交媒体报导,许多受灾地区缺乏电力和净水。有报导指出,曼德勒和实皆省各城镇均缺少汽油。由于商店和市场停止营业,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供应短缺。缅甸中部各地民众均露宿街道,急需避难所。
地震发生后数小时,缅甸军政府向国际寻求援助,并宣布六个邦和省区进入紧急状态。缅甸地震灾区有很大一部分在反抗军政府的反对派控制下或双方争夺中。由于军方实施各种限制,包括切断互联网、禁用VPN和脸书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由灾区传出的资讯十分有限。
数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已提供援助,外国救援队在几天内陆续抵达曼德勒和内比都。虽然军政府表示欢迎所有援助,但台湾搜救队伍却被拒绝入境。军政府发言人也表示,不允许外国媒体在缅甸境内进行地震报导。
据实皆省媒体报导,当地军政府当局、军方及附属民兵强行要求社区成员必须事先提交志工名单及捐助物品清单,才能获准进行震灾救援。军政府也没有解除新冠疫情至今的宵禁,更增救灾困难。
缅甸中部的人道需求早在此次地震之前就已激增,因为反对派团体自2021年2月政变以来一直在当地与缅甸安全部队及其结盟民兵交战。 2024年12月,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估计曼德勒省需要援助的人数为210万,实皆省为270万。在地震前,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资料,两省合计有近135万人流离失所。
一位人道工作者告诉人权观察,许多先前为躲避战火而进入佛教寺院和其他宗教设施避难的民众,都因地震造成这些建筑物毁损而再度流离失所。逃过地震的灾区民众还得面临地雷因天灾移位而产生的风险。
缅甸中部医疗院所皆因伤员众多而不堪负荷。政变之后,缅甸医疗系统每况愈下,医疗用品和人员长期短缺。据当地媒体报导,军政府最近关闭曼德勒七家私立医院,因为这些医院雇用参与公民抗命运动的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
在往年历次自然灾害中,包括2023年穆查气旋和2008年纳尔吉斯气旋,缅甸军方都拒绝批准救灾人员的国内旅行和入境签证,不许海关和仓库放行救灾物资,而且拒绝放宽不利挽救生命的繁琐和无谓限制。
根据国际人权法,军政府有义务维护生命权、健康权和住房权。根据适用于武装冲突地区的国际人道法,缅甸军方和反对派武装团体皆有义务为一切有需要的平民提供迅速、不受阻碍且公平的人道援助,不得以任意理由拒绝同意救援行动。
鉴于军方素有贪污和滥用救灾经费与物资的不良纪录,捐助方应迅速支援地震救灾行动并设法透过独立的当地团体提供援助,而非仅透过军政府当局。人权观察表示,有效交付援助须有当地合作伙伴参与,借助他们的网络和经验以穿越艰难环境抵达急需援助的民众。
“缅甸军政府在应对如此大规模灾害时是不可信任的,” 刘智心说。“关注灾情的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必须向军政府施压,允许他们全面、直接触及不分地域的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