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自2020年6月30日對香港強行實施嚴苛的國安法以來,持續剝奪香港各項自由。
- 中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言論、結社和集會自由以及自由公平選舉和司法獨立,終結了香港的半民主體制。
- 各國政府應向有關官員追究責任,以施壓中國政府停止在香港實行高壓政策。
(紐約)-人權觀察今天表示,中國政府自2020年6月30日強行對香港實施嚴苛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國安法)以來,持續剝奪香港的各項自由。
中國和香港當局嚴厲懲罰批評政府人士,建立高度壓制性的國家安全體制,並對香港居民實施思想控制。日益明顯地,唯有中國共產黨的效忠者——即所謂「愛國者」——才能在社會上充任重要職位。
「短短五年,中國政府就徹底扼殺了香港的政治和公民活力,代之以統一的強制愛國主義,」人權觀察中國部副主任王松蓮說。「如此的高壓統治恐將對香港造成深遠影響,即便許多香港人仍試圖以各種細微形式反抗暴政。」
自國安法通過以來,中國政府已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言論、結社和集會自由,以及自由公平的選舉、公平審判權和司法獨立。政府日益將教育政治化,使警察暴力不受追究,終結了香港的半民主體制。香港具有自主性的公民社會團體、工會、政黨和新聞媒體大多已被關閉。
中國政府設立了一個新而不透明的國家安全法律體制和官僚系統,將法院改造為重判異議人士(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的武器,並對境內和海外香港人實施騷擾、監控。當局甚至開始重新改寫香港歷史。
英國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時,中國政府曾作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承諾。2020年以來,中共——一個從未在香港註冊的政黨——藉著將中國官方的國家安全概念摻入香港法律,以及大幅改造香港治理結構,使中共統治力延伸到香港政府的所有機關。
一些國家和聯合國都對香港自由迅速惡化表達憂慮,但只有極少數國家採取具體行動。美國在2020年、2021年和2025年陸續針對涉及國安法侵犯人權的中國和香港官員實施制裁,但至今沒有任何國家跟進。人權觀察表示,同樣具有人權制裁制度的國家,包括英國、歐盟和澳洲,應當對為嚴重人權侵犯負最大責任的的中國和香港官員實施針對制裁。
「各國政府應向有關官員追究責任,以施壓中國政府停止在香港實行高壓政策,」王松蓮說。「不應繼續縱容中國政府,讓它以為可以明目張膽鉗制香港民眾而毋需承擔後果。」
扼殺香港自由
摧毀香港半民主體制
中國政府2020年強行實施國安法的後續行動之一,是將香港富有活力的半民主立法會改造成如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橡皮圖章。
中國和香港當局首先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取消民主派議員的當選資格。接著,當局以國安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45名民主派議員和社運人士,使他們分別被判處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監禁。
當局還修改法規,只允許「愛國者」——意即「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參選立法會議席,並修改選舉法例以禁止「煽惑他人投無效票」。2023年,立法會一致通過將同樣規定延伸至監督地區事務的區議會選舉。
由於民主派人士被禁止參選,又不准選民投白票抗議,2021年立法會選舉變得毫無意義,投票率創下百分之30的最低紀錄。立法會目前還面臨開會出席率偏低的問題。
摧毀公民社會和政黨
中國和香港政府摧毀具自主性的公民社會組織,方式包括監禁或騷擾組織者和社運人士,以及凍結組織資金。自2020年起,將近100個公民社會組織、工會和政黨陸續解散。其中包括一些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團體,例如民間人權陣線、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和公民黨。創立於1994年的民主黨也即將解散。
其餘團體大多避免批評中國政府,或繼續批評但面臨日益嚴重的騷擾。社會民主連線是唯一仍保持活躍的民主派政黨。當局對該黨成員的住宅進行搜索,警告他們不得組織或參加抗議活動,並對他們設置街站、派發傳單等行為起訴。
打壓集會自由
國安法實施適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香港當局濫用防疫措施禁止和平集會,包括2020年和2021年原本一年一度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六四悼念晚會。當局引用國安法中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晚會主辦單位香港支聯會及三名負責人,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2020年以來每到6月4日前後,試圖靠近維多利亞公園悼念六四屠殺的香港人一律遭到以不實罪名拘捕及監禁。
數十年來,香港常見爭取民主的大規模抗議,有些參與者多達上百萬人,但當局自2020年起不再批准任何民主示威。即使只有零星民眾現身、甚至與政治無關的抗議活動,也遭到警方騷擾。2023年,一場反對填海工程的小型示威獲得許可,條件是發起人事前同意警方提出的嚴格要求,包括參加者少於一百人,每人須佩掛號碼牌,標語內容須通過事前審核,而且必須保持在警方封鎖線內並遠離記者。
香港政府持續迫害曾參與2019年示威的抗爭者:截至今年4月,累計10,279人被拘捕,其中2,976人被起訴,2,422人被定罪。
消滅獨立媒體
自國安法通過以來,至少已有14家獨立媒體關閉,包括2021年6月的《蘋果日報》和2021年12月的《立場新聞》。這兩家深具影響力的媒體都遭警方大舉搜索並以國安罪名拘捕編輯而被迫關門。現年77歲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被控「欺詐」和「參加未經批准集結」判處5年9個月監禁,目前正在服刑。他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的國安案件尚在審理中,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自我審查在記者圈大行其道。2022年,香港外國記者會停辦人權新聞獎;時任該會會長瑞凱德(Keith Richburg)表示,他的律師認為他若被控可能無法獲得「國安法官的公平審判」。《明報》於2023年辭退兩名政治專欄作家後,又由總編輯發函籲請其餘作者「再多一分謹慎」。
言論審查無所不在
國安法才剛通過,香港當局就宣布禁止諸如「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2019年反修例運動標語。當局還將涉及中國和香港政治的藝術作品、電影和書籍從博物館、劇場、公共圖書館和年度書展中移除,並屏蔽倡導民主的網站。
言論審查已擴及不直接涉及政治的作品。2025年,香港政府將2017年開始展出的10件人物造型銅雕永久移除。其中兩件雕塑身穿黃色雨衣,造型類似2019年墜樓身亡的民主示威者,易於聯想抗爭活動。
言論審查也逐漸制度化。2021年,香港政府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授權當局禁映被認定「不利國家安全」的電影作品。
批評港府人士常遭香港入境事務處拒絕入境或核發簽證,包括記者、學者、人權倡導者、藝術家以及英國國會議員賀候絲(Wera Hobhouse)在內。有些人在訊問多個小時後才被驅逐出境。
建立「只限愛國者」的香港
新的國家安全法律體制及官僚系統
中國和香港政府建立了國家安全法律體制。為補強國安法,香港政府又在2024年3月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國安條例)。
香港當局還修訂《刑事罪行條例》中一項殖民時期的煽動罪條文。由於香港終審法院於2021年12月裁定煽動罪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名,煽動罪成為最常用來打擊各式各樣和平言論——包括兒童繪本、獨立新聞報導和社交媒體貼文——的國家安全罪名。國安條例進一步將煽動罪的量刑上限從2年提高到7年監禁,若涉及「勾結境外勢力」則為10年。
這三項法律加在一起,擴大了警察權力,規定了對和平言論和抗爭活動最重可處無期徒刑的嚴厲罰則,並且剝奪了嫌疑人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嫌疑人通常被拒絕保釋,遭受長達數年的審前羈押,而且不是由陪審團、而是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親自挑選的國安法官審判。
2020年迄今,以國家安全罪名被捕人數已達326人;已被起訴的有187人和5家公司。國家安全案件的定罪率幾近百分之百。
中國和香港政府還建立一套新的國家安全官僚系統:中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駐港國安公署)——似乎隷屬中國特務機關國家安全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委)——由港府高官及一名中國政府「顧問」組成的國安專責機關;以及設於香港警務處之下的國家安全處(香港警方國安處)。
這些機關大權在握,但內部資訊極少公開。香港政府從2020至2023年總計為國家安全事務撥款130億港元,但此後不再公布每年撥款金額。
2025年5月,香港政府制定國安條例附屬法例,進一步擴大駐港國安公署的權力,包括對披露公署調查工作相關資料者可處最高七年監禁。6月,駐港國安公署首次與香港警方國安處聯合執法,拘捕六名與某「勾結外國」組織有關人士,詳情迄未公布。
中國共產黨直接管治
自2020年起,中國政府對香港的管治出現重大變遷。2023年「機構改革」進一步確立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家機構的控制,這導致中國政府負責香港事務的最高機關以雙重身份運作——既是政府部門(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又是黨務機構(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但由同一班官員領導。這種所謂「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制度是習近平主政下中國治理結構的特色之一。
這一新安排大幅擴展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的控制範圍。港澳辦現在負責對香港「監督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全面管治權」,即中國政府早在2014年定下的目標。
中國政府堅稱香港「一國兩制」政策不變,實際情況至少自2020年以來即非如此。2023年「機構改革」已確立日漸成形的「一國一制」,黨(中共)在政治和社會上日益佔據至高無上地位,並實際管理這座城市。
表面上,香港政府由一名香港人領導,他就是北京任命的行政長官李家超。但實際權力牢牢握在中共最高領導層手中。2020年以後,黨的制度安排造成由一名內地官員(現任為周霽)兼擁三個香港領導職位,其中包括港區國安委「顧問」,從而在實際上指導香港政務。香港目前的管治模式近似新疆和西藏,名義上是「自治區」,實際上維吾爾族和藏族的政府首長都必須聽命於漢族的黨委書記。
行政處罰、威脅與恐嚇
香港人現在面臨多方面的迫害,不僅是警方監控和對異議人士的重刑,還有香港政府機構的騷擾、中國官方媒體的抹黑以及親中黑社會人士的威脅。
香港記者協會是香港最大的本地記者工會,也是碩果僅存的大型工會組織,它遭遇的問題具有代表性。2024年,香港稅務當局未出示明確依據就要求香港記者協會補稅40萬港元。該組織一再遭到中國官方媒體抹黑;前任主席在執行採訪任務時被捕。2025年,兩家酒店未說明理由即取消香港記者協會預訂的籌款晚宴。
至少另有八家媒體機構及其20名員工也表示收到虛假的「補繳稅款」要求,包括似乎由其配偶或父母積欠的稅款。針對香港記者的其他騷擾手段還有死亡威脅,以及向政府部門提交虛假投訴。
監控民眾與出獄社運人士
2020年,香港警方國安處設立舉報熱線,鼓勵民眾互相檢舉。截至2025年6月,已收到超過92萬條舉報。
出獄的香港社運人士持續受到警方監視,他們的行動受到任意限制,並被施壓告發他人,而這些都是中國大陸當局的慣用手法。
社運人士周庭表示,她在獲釋後受到國安警察密切監視,還必須定期被他們約見。在她離開香港赴加拿大留學前,警方要求她幫助刺探當地其他香港抗爭者的情況。她拒絕後,警方便帶她到內地參觀「祖國輝煌成就」。香港獨立倡導者鍾翰林也曾分享類似經歷。
鎮壓伸向海外
中國和香港政府利用國家安全法律體制,試圖壓制流散海外的異議人士,其中許多人正是因為日益嚴苛的鎮壓而離開香港。香港警方發出毫無根據的國安法拘捕令,並懸賞100萬港元通緝19名現居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香港流亡抗爭者。香港政府並註銷他們的護照。
當局還盯上他們的資金來源。2023年,香港警方拘捕12名與現已解散的612人道支援基金有關人士,警方指控該基金為流亡抗爭者提供經濟支援,並另外拘捕另外4人,因為他們訂閱了兩名「被通緝」抗爭者的Patreon(群眾募資平台)頁面。
香港警方並騷擾抗爭者的親屬,審問、拘留他們並搜查他們的住所。2月,當局沒收一名抗爭者及其家人的80萬港元財產。4月,國安警察首次起訴流亡抗爭者家屬,指控「被通緝」抗爭者郭鳳儀的父親協助她處理資金,這是違反國安條例的罪行,最高可判處7年監禁。
對這19名抗爭者的線上和線下騷擾都不斷加劇,包括強姦和死亡威脅,其中一些涉及中國當局。2024年,二十多個匿名網絡帳戶試圖動員極右翼人士攻擊兩名現居英國的抗爭者。2025年,一些倫敦居民收到匿名信,要求他們將兩名現居英國的「被通緝」抗爭者送交中國大使館。現居澳洲的抗爭者許智峯也受到類似的信件攻擊。正在加拿大競選公職的鄭敬基因網絡騷擾而擔憂自身安全,不得不縮減競選活動規模。香港警方還將他在香港的親屬帶走訊問。
重新改寫歷史
香港當局持續嘗試重寫歷史,同時香港的資訊環境日益受到親中意見宰制。
2022年,香港教育局評審通過四本教科書,否認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2023年,警方利用電視節目播出一名年輕抗爭者在獄中表示後悔參加2019年反修例抗爭,與中國強迫維權人士上電視認罪的做法如出一轍。
當局持續將2019年反修例運動描述為受「外國代理人」煽動的「黑暴」行為。此外,他們還動員香港司法系統重新改寫抗爭期間的一起醜惡事件,即大批親中暴徒衝入港鐵車站毆打抗爭者和路人的暴力行為。
當局雖然拘捕了一些涉案暴徒,卻又在國安法實施後以「暴動」罪名拘捕多名被害人,將他們定罪並判處25個月至37個月不等的監禁。這起暴力事件——儘管有許多香港人親眼目睹——現在被官方稱為「兩邊不同政見市民」的「集體毆鬥」。
推行思想控制
中國和香港政府利用國家安全體制對香港居民強加思想控制。
當局修改中小學課程和相關指引,將政治思想課程列為從幼稚園、小學直到中學的必修科目,以便「有系統地培養學生⋯⋯自幼產生國家認同感」。2023年,香港政府取消鼓勵批判性思考的通識教育科,這原本是大多數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卻被視為煽動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禍源,代之以培育愛國主義並必須參訪中國大陸的科目。小學生也被鼓勵參加類似參訪。中學生必須學習「習近平思想」,公立大學則將國家安全課程列為必修。
香港政府還擴大推廣愛國主義。抵制中國國家象徵的異見人士受到懲罰,其著例之一是2020年6月頒布的《國歌條例》將「侮辱」中國國歌定為刑事犯罪。至少有六人因在奏國歌時發出噓聲、未起立致敬、或分享一支以抗爭樂曲《願榮光歸香港》替換國歌的影片而被捕。
與此同時,當局將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組織全市範圍的宣傳活動,並招募學生和公眾擔任宣導國家安全的「大使」。港府各部門不再保持政治中立,撥款贊助文革紅衛兵扮相的舞台展演。
建立「只限愛國者」的香港
日漸頻繁地,從事具廣泛社會影響力職業的香港人被要求通過國家安全考核,擔任領導職務者則被要求向中國共產黨表達忠誠。
自2020年以來,中國官方媒體持續指名批評任何判決不利政府或對民主派人士下無罪判決的法官。法官沈小民就因遭到抹黑行動鎖定而提前退休,並於2021年離開香港。
2021年,當局要求逾18萬名香港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政府。數百人因不願表態而主動辭職或遭解僱。現在,所有新入職公務員都必須宣誓效忠政府,並參加旨在灌輸愛國主義的培訓課程。
從2023年開始,所有幼稚園和接受政府資助的中小學教師都必須通過國安法知識測驗。
2024年,香港政府修改相關法例,社工人員若被裁定危害國家安全罪名成立即永久取消註冊資格。政府還改組社工註冊局,大幅降低民選委員比例,並規定主席和副主席均由行政長官任命。改組後的社工註冊局隨即對八名涉及2019年抗議活動被定罪的社工作出停牌處分。
2025年,香港政府修訂《職工會條例》,永久禁止被裁定犯有國家安全罪行者在工會任職,並規定工會不得接受「境外勢力」資助。
就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表態效忠。2025年,中國官員和官方媒體向李嘉誠持續施壓數周,因為他旗下企業集團有意將巴拿馬運河港口經營權出售給美國公司主導的財團。中共喉舌更直指這項交易將危害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