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英国外交在人权方面的表现不甚光彩。先是过于热情地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访问伦敦,引发訾议。接着是印度总理莫迪来访遭致部分人权组织抗议,威斯敏斯特宫被打上“不欢迎莫迪”的巨幅投影图片。
自从2002年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未能遏止对穆斯林的集体攻击,英国曾长期抵制他,直到2012年莫迪成为最具胜望的总理候选人。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大选中获得重大胜利。
莫迪正着手大量引进外资,以带动他所承诺的经济发展。不像中国或埃及,印度拥有长期稳固的民主制度、独立的司法体系、活跃的新闻媒体和众声嘈杂的公民社会,是一个特别具有吸引力的伙伴。
然而,莫迪政府打压上述各种正面价值的做法,已使他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受到羁绊。印度国内的言论和结社自由正受到日益严重的限制。
一些批评莫迪的人士,例如蒂斯塔・塞塔尔瓦德(Teesta Setalvad),因为莫须有罪名而可能被逮捕。绿色和平印度分部维权人士普里娅・皮莱(Priya Pillai)在前往会晤英国国会议员途中遭到阻拦,法院事后推翻了对她的旅行禁令。一群作家、艺术家、学者、电影导演和科学家正在抗议对宗教日益不容忍和打压异议人士的政策。莫迪的支持者,包括他的同党领袖和内阁成员,公开发表藐视宗教少数群体和贱民阶级的言论,已造成印度人民党最近在比哈尔邦(Bihar state)选举大败。
莫迪的辩护者声称,这些失败做法不应归咎于作为联邦政府总理的莫迪,因为社会治安是各邦政府的职责。但他对于支持其政党的民间义警组织发动仇恨攻击的行为未予大力谴责,仍然脱卸不了责任。
甚至许多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也感到忧虑。印度中央银行行长公开呼吁容忍异见,强调信息自由是经济成长的必要条件。穆迪谘询机构(Moody’s Analytics)则警告莫迪可能失去国民和全球对他的信赖。
当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莫迪在唐宁街官邸大谈贸易和投资,他们不应忽略另外一些令人尷尬的话题。莫迪应该关切英国政府扩张监控权力的计划可能侵犯隐私;卡梅伦则应该关切印度政府对异见人士的打压、印度人民党默许仇恨行动以及在保护弱势人群权利方面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