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遇见一位来自中国农村在华盛顿特区某大学就读,从此爱上政治学的学生。但他很怕因为追求这门学问而被人向中国大使馆举报。美国人向来认为学术自由乃天经地义,许多中国学生却不作此想。“大学不是一个自由的空间,” 他最后这么说。
美国各大学现有大约35万名中国留学生。尽管他们大多乐在其中,有些学生却必须面对在校园中也如影随形的监控和言论审查。最近几年,人权观察持续纪录这些学生受到的威胁。我们的研究揭开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各种胁迫手段,例如针对留学生在闭门研讨中的发言而骚扰他们在国内的家属,或者某些美国学术机构为维护与中国官方合作的机会而自动执行言论审查。有位学者说,校方高层要求他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期间拒绝媒体访问,“就当帮我一个忙”,以免他出言批评将不利该校在中国的形象。
即使校园辩论转向恶质化——例如中国大陆留学生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2019年3月一场关於新疆人权危机的演讲会上大声咆哮阻止讲者发言,或同年9月香港社运人士罗冠聪到耶鲁大学研究所就读时遭到众多不明人士威胁——校方好像都不敢公开评论这些危及言论自由的行为。10月中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部分学生撕毁其他学生声援香港的海报,但接下来几天在该校网站搜寻“香港”却只能找到暑期实习讯息——而非支持和平表达意见的严正声明。
很少有大学能利用与中国机构的良好关係,帮助那些被中国拒绝入境的学院成员,继续研究被中国政府认为敏感的议题。也很少有大学协助中国留学生研究敏感课题而不让中国当局知道。针对中国政府的干预对学术自由造成何种影响,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大学进行有系统的追踪调查——而这有助遏止中国侵门踏户。
最近我出席一场会议,一群全世界研究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如何施展影响力的顶尖专家向美国各大学管理人员详细说明,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正是它们控制和操纵的重点,包括在校园里监视课堂发言和课外活动,然后向中国使领馆回报。但那些大学管理人员看来很怀疑这对学生和学者有何危机或后果,讨论重点也很快地转向技术性问题,包括学校该遵守哪些法规或如何与联邦调查局等机关互动。
私底下,有些大学管理人员坦承他们不想处理中国在校园影响的议题,说他们很怕被贴上仇外的标签。这种顾虑必须尽快破除,才能保护脆弱的学术社群。最近刚好有学生自动自发做了示范:今年九月,加拿大渥太华麦克马斯特大学学生会取消了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註册资格,理由是中国学联向当地中国领事馆报告有关新疆的演讲内容,违反校规。
但他们还有些难以启齿的考量。世界各国许多学术机构已经和中国政府单位或与官方有关企业发展出不透明的学术或财务关係。有些大学日益依赖外国留学生的学费收入,担心失去中国留学生青睐。其他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则尴尬地发现自己拿了科大讯飞(iFlytek)等中国企业的研究经费。科大讯飞因其涉及中国的人权侵犯问题,而登上美国商务部制裁名单。
在本组织的研究基础上,一份包含12项步骤的行为準则已经拟定出来,可以帮助学校对抗中国政府在全世界破坏学术自由的行动。第一个步骤是正视问题,公开规定课堂讨论应留在校园,不得向外国使领馆报告。各学校也应该任命监察员,让相关威胁行为可以受到举报和追查;结合力量分享经验,并采取共同立场;以及积极揭露所有与中国政府的关联——这些步骤都有助於吓阻中国政府将手伸进校园。
这份準则已寄给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国大约150间学校,其中已有大约24校回应。迄今还没有任何一间学校同意签署,各校都表示现有校规足以约束任何威胁,但我们看不出有何證据显示各校现行规定能够奏效。
今年四月,美国大学协会发布“各大学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担忧…外国对校园的不当影响而采取的行动”的更新报导,但这份文件大部分是关於保护数据和遵守出口管制等议题。有六所大学——包括柏克莱加大、密西根大学和耶鲁大学——今年春季在校园中发布了支持国际学生学者的声明,还有超过60间大专院校签署了芝加哥大学著名的保护言论自由原则。
但是,如果各大学有意履行其“莊重责任,包括促进活泼和无所畏惧的辩论和商讨自由,以及当有人试图限制这种自由时加以保护”,正如芝加哥大学原则所坚持的,它们就必须正视和抵制相关威胁。唯其如此,才能提供一所大学应当保障全校学生平等享有的最珍贵资产: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