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澳大利亚首个中医孔子学院揭幕仪式上讲话,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2010年6月20日。 © 2010 WILLIAM WEST/法新社/盖帝图片社
 

(纽约)-人权观察今天表示,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都应抵制中国政府在海外破坏学术自由的行动。2019年3月21日,人权观察发表12点《行为准则》,可供大专院校用以应对中国政府对学生、学者和教育机构学术自由的威胁。

人权观察指出,世界各地许多与中国政府有合作关系或拥有大量中国留学生的大专院校,不知该如何有系统地处置对学术自由的威胁。只有极少数机构采取行动保护学术自由,纠正存在已久的问题,例如做中国研究的学者被拒发签证,或在自己的学校里面受到监控和自我审查。

“大专院校若能团结一致,较能抵制中国政府的骚扰、校园监控、签证限制,以及审查与自我审查的压力,”人权观察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说。“更重要的是,它们将更有准备,保护校园中所有学生和学者的学术自由,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威胁。”

这份《行为准则》建议,来自我们从2015到2018年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和美国对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和学校行政人员所做的访谈,他们有些是中国人。受访者来自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全球知名大学、大型公立学术单位和小型私立学院。他们不是来自中国就是从事中国研究,或者代表中国机构执行学术项目。

人权观察发现,中国政府的压力导致学术自由受到多种不同威胁。中国当局长期监督和实施针对中国学生、学者以及世界各地中国研究者的监控。中国外交官也常常抗议学校邀请中国政府认为“敏感”的人士──例如达赖喇嘛──到校演讲。

学者们告诉人权观察,有些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导致他们在国内的家人受到威胁。有些中国学者详细说明中国官员如何在海外直接威胁他们,使他们不敢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批评中国政府。还有人述说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因为害怕发言被其他中国学生记录下来,向中国当局打小报告。一位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结他对课堂监控的担忧说:“这不是个自由的空间。”

许多受访学者都认为审查和自我审查问题相当严重。有一人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期间,校方高管要求他们“基于个人情份”不要接受媒体采访,以免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在美国的两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取消了可能被中国政府视为“敏感”的人物到校,其中一例,院长向一位教员解释说学校不想失去不断增加的中国学生。另一例,在一个中国学生人数较多的美国大学,一位学者的课程标题被同事们认为太过“敏感”而要求他修改。有两名受访者谈到学校的招聘小组,应聘人在就业面谈时被问及对孔子学院的看法,孔子学院实际上是中国教育部的国外据点,提供中国语文及文化课程。

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教室内外都更谨言慎行,以免被中国拒绝入境或断绝资金来源,对中国学生或学者或其家属造成困扰,或者冒犯或激怒中国学生或学者。

许多人不满孔子学院进入校园。他们说,这种机构的存在彻底损害了学校对学术自由的承诺,而且学校在设立孔子学院前并未广泛征询教师的意见。2019年,维多利亚大学曾因该校孔子学院抗议而取消一部批评孔子学院的纪录片放映

已有多所美国大学,包括芝加哥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在内,以维护学术自由等原因关闭或计划关闭校内的孔子学院。

只有很少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学校曾提供指导或实际上的保护措施,让他们能畅所欲言。

“各大学不能再依赖荣誉守则或其他针对作蔽、抄袭或任教资格等问题的原则性声明,应对中国政府对海外学术自由的压迫,”理查森说。“各种意想不到的──遑论加以补救──威胁学术自由的手段,已普遍层出不穷。” 

由于中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破坏人权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中国学生学者告诉人权观察,他们在学校里日渐感受到不受信任。

威尔逊中心最近发布对中国在美国高等教育政治影响力的研究报告指出,必须注意“反制措施不应让中国[大陆]学生一概受到污蔑,也不应忽视中国学生和华裔教师往往是中国外交官和民族主义同侪进行影响和干涉的受害者。”人权观察指出,学术机构应当确保中国学生和学者感到善意、包容且有保障。

“习主席在国内扼杀学术自由的举动,使得保障中国学生学者在国外享有学术自由变得更为迫切,”理查森说。“相关机构可以采取灵活、有力的保护措施,向所有寻求学术自由的人敞开大门,展现对和平、批判性言论的承诺。” 

--

抵制中国政府在国外破坏学术自由
全世界学院、大学和学术机构通用《行为准则》

大批中国学生、学者、科学家和教授在国外大学学习或工作。近年来,中国政府当局越来越明目张胆地试图在海外校园和学术机构塑造中国的全球形象。有关当局企图影响学术讨论,监视海外中国学生,审查学术研究,或以其他方式干预学术自由。

人权观察调查发现,中国政府限制学术自由的企图已跨越国界。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权观察提出以下《行为准则》,用以确保学术机构的健全,保护学生、学者和行政人员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权,特别是其中从事中国研究或来自中国的人士。尽管下列条款是针对来自中国的压力而拟定,但学术机构在与威胁校园学术自由的任何政府互动时,都应秉持同样原则。

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应:

  1. 公开倡导学术自由。通过学校最高层的公开声明、学校政策和内部指导原则,公开承诺支持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明确承认中国政府寻求在校园内引导讨论、教学和奖学金,是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威胁。重申对研究自由的承诺,使学者和学生能自由进行研究,并明确指出要维护学术自由就必须反对直接、间接的审查压力或第三方报复,不论它是来自本国或外国政府。
  2. 加强维护校园学术自由。在学生入学、教师聘用、学生手册和荣誉守则以及公共集会等各个方面,均应强调拥护学术自由的承诺和政策。为避免自我审查或因发表意见而遭报复,学术机构应公布课堂讨论不出校园、绝不向外国使领馆报告的政策。
  3. 抵制对学术自由的威胁。促进学生和教师有此认知:凡是中国政府当局或其代理人因为学生或学者所撰写或表达的内容而加以直接或间接的审查压力、威胁或报复,都是对学术自由的威胁。针对前述各种压力、威胁或报复行为,制定并实施秘密的或匿名的举报机制,例如设置监察员。​
  4. 记录中国政府侵犯学术自由的事件。积极追查中国政府在校园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骚扰、监视或威胁的事件。必要时应向执法部门举报。逐年报告这类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5. 联合其他学术机构共同推动在中国作研究。学术机构应当互相协调,当中国无故拒发签证或长时间推迟研究项目,可适时发布公开声明或抗议。学术机构应考虑针对中国官方机构采取联合行动,以应对拒发签证或其他对学术研究的阻碍。​
  6. 为研究中国的学者和学生提供灵活性。如果由于中国政府限制而无法进行研究或获取中国一手材料,导致学者或学生被迫变更研究方向,应保障他们的教职升等或学业进展不受损害。面临中国政府阻挠、骚扰或报复时,机构应考虑采取因应措施,例如授予学者或学生额外时间完成研究,支持替代研究策略或使用化名出版。学术机构提供或接受资金从事研究但遭中国实体拒绝时,应对改变研究策略持开放态度。资助方和审查委员会也应提供同样的灵活性。​
  7. 拒绝孔子学院。不要在校园里设立孔子学院,因为它们与学术自由的坚定承诺水火不容。孔子学院实际就是中国政府的延伸,它以政治理由审查课程材料中的特定主题和观点,并根据政治忠诚度进行招聘。​
  8. 监督与中国政府有关的机构。要求所有从中国使领馆和其他与中国政府有关实体获得资金或支持的校园组织,包括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报告相关信息。
  9. 促进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学术自由。让中国学生与学者了解,他们没有义务加入任何组织,并帮助指导和支持他们,确保他们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
  10. 揭露所有中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每年公开揭露所有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来源和数额。公布所有与中国官方相对机构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
  11. 在交换计划和卫星校区中保障学术自由。与中国的交流项目和在中国设立卫星校区只能在与中国相对机构签订谅解备忘录之后进行,这种谅解备忘录必须经过相关教师的公开讨论,并确保学术自由获得保障,包括有关招聘、解雇以及课程的规范。
  12. 监测中国政府干预学术自由的影响。与学术机构、专业协会和资助方合作,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并定期公布报告:a)由于欠缺资料来源而较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b)因为中国政府认为敏感而取消校园中特定议题的讨论,例如六四屠杀;c)学术机构遏制中国政府干预学术自由的努力;4)学术机构为捍卫和促进学术自由而共同采取的策略。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区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