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日本最新人權指導原則有助清理汽車業供應鏈

政策可望加快啟動電動車供應鏈負責任採購

東京台場展出豐田電動車,2021年12月14日。 © The Yomiuri Shimbun/AP Images

根據日本政府最新頒布的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日本汽車工業應加強清理供應鏈。

日本各大車廠正逐漸朝向電動車轉型,有助削減該國毀滅性的氣候足跡。儘管日本全國發電量逾三分之二來自化石燃料,電動車產生的碳足跡仍少於傳統油車。

但談到人權,電動車就成了問題。車用電池和部分零件的材料涉及到全球的人權與環境危害。日本三大車廠——豐田、日產和本田——全都在2020年企業人權基準評比表現不佳,該評比對企業在全球的人權表現進行排名。

我的研究記錄鋁材生產的人權影響,它是電動車的關鍵材料。鋁土礦(製鋁原料)的開採導致西非國家幾內亞的貧困農民失去土地社區水源也被摧毀。為製鋁消耗的大量煤電,占全球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約百分之三。

日本於9月13日發布的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並無拘束力,內容也有很大改進空間,但它明確要求日本企業清查供應鏈人權侵害,並與供應商合作加以解決。

去年,人權觀察致函豐田及其他11家全球汽車製造商,指出其鋁材供應鏈與人權侵害的關聯。在回函中,豐田提供該公司的負責任採購準則給我們參考,但不願就「供應鏈交易個案」作出評論。這種回應迥異於與我們會面商討的其他八家車廠,其中至少四家在事後要求其供應商改善。

豐田是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只要有意願,豐田和日本其他車廠同樣有能力對人權與環境保護作出巨大貢獻。日本新出爐的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應當足以為各大車廠添滿燃料,朝向尊重人權加速邁進。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區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