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人權觀察今天表示,南韓國會在否決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令後,於2024年12月14日以204票對85票通過對他彈劾,從而更為強化南韓的民主政治和制衡機制。
300名國會議員全部參與了本案表決,結果贊成204票,反對85票,3票棄權,另有8張無效票。國會對總統的指控包括:下令軍警部隊阻撓國會表決推翻戒嚴令;企圖接管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以及逮捕政界領袖、現任和卸任法官及公民社會成員。
「尹錫悅被彈劾反映南韓民眾普遍支持法治和民主,」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伊蓮・皮爾森(Elaine Pearson)說。「尹錫悅彈劾案應可促使南韓政治領袖重申對民主制度的承諾、維護人權與公民自由。」
國會對尹錫悅的彈劾,起因於他在12月3日深夜短暫宣布戒嚴,企圖禁止所有政治活動、暫停正當法律程序和言論集會自由。尹錫悅並下令派兵到國會逮捕政界領袖、阻止國會議員表決解除戒嚴。
尹錫悅宣布戒嚴的理由包括反對黨企圖彈劾其內閣成員並杯葛預算,以及來自北韓共軍的未指明威脅。尹錫悅在12月11日的電視演說中再次提出這些說法,聲稱他宣布戒嚴是正當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相當於執行外交政策,因此不應構成叛亂罪。
根據南韓憲法,總統唯有在「戰爭、武裝衝突或與此相當的國家緊急事態」發生時才能頒布戒嚴令。
在12月11日演說中,尹錫悅自稱12月3日當晚並無意阻止國會依據憲法第77條(即防範濫用權力的重要制衡機制)解除戒嚴。但受命執行戒嚴令的多名軍方官員的證辭與之矛盾。
在12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12月3日率領特戰士兵突襲國會的軍方特種部隊指揮官金炫兌(音,Kim Hyun-tae)上校表示,他接到上級軍事指揮官的命令,要防止超過150名國會議員——即推翻戒嚴令所需席次——進入開會。
南韓警察首長趙志浩(Cho Ji-ho)12月9日在國會作證表示,軍方於12月3日晚間要求警方協助定位和拘捕15人,包括幾個最大政黨的領導人。他還說,尹錫悅在宣布戒嚴令前數小時即已下令他佔領文化廣播公司(MBC)等多家新聞編輯室——MBC是南韓最大廣播電台,並曾多次遭尹錫悅及其盟友提出刑事誹謗控告。
前南韓國家情報院副院長作證稱,他受命逮捕媒體人金於俊(Kim Ou-joon)、一名工會幹部和數名政界領袖,包括曾作出有利尹錫悅政敵判決的一名現職法官和一名前憲法法院院長在內。戒嚴部隊還佔領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走五名選務官員的手機。
12月8日,警方特別偵查組以叛亂罪嫌逮捕尹錫悅任命的前國防部長金龍顯(Kim Yong-Hyun)。12月11日,偵查組以同一罪嫌逮捕趙志浩和另一高級警官。
南韓法律規定,任何企圖「以武力推翻依憲法成立的政府機關或致其無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即構成叛亂罪。
在持續偵辦12月3日事件的同時,將由憲法法院裁決國會彈劾案的表決結果是否生效。警方於12月11日搜索總統府,顯示尹錫悅也可能被控叛亂罪。
人權觀察表示,相關司法程序應保持公正、不偏倚並落實正當程序。
人權觀察指出,尹錫悅的行動反映其政府對南韓民主制度和人權的攻擊達到頂峰。2022年, 尹錫悅帶著反女性主義政綱參選總統,不僅否認體制性的性別歧視存在,還承諾要廢除性別平等與家庭部。上任後,他的政府逐步削弱對各種弱勢族群的人權保障,包括:女性;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種族少數;移民;年長者;以及身心障礙者。
在任期間,尹錫悅下令檢警單位打擊政敵、工會和記者,同時削減言論、結社和集會自由權,最終試圖以戒嚴令將這些權利凍結。
「由南韓自12月3日以來發生的事件可見,民主制度對於防範濫權和維護法治具有關鍵作用,」皮爾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