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士汽車(Volkswagen,又譯福斯、大眾)上週決定終止12年來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營業項目,是一項遲來已久的重要舉措。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撤出,證明在中國政府實施危害人類罪行為並使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裔穆斯林遭受國家強迫勞動的地區從事負責任營運幾近不可能。
福士汽車是在新疆營業的全球知名品牌之一,其在華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公司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設有工廠並在吐魯番設有測試車道。福士公司長期一貫否認前述營業單位涉有任何強迫勞動風險,此次決定出售則以「經濟原因」為由。
在持續不斷的全球壓力之下,福士汽車於2023年委派調查其新疆工廠並發表一份深具缺陷的審計報告。儘管審計報告聲稱並未發現該工廠涉及強迫勞動的證據,但據負責監察審計的德方人員瞭解,為避免對受訪者造成「危險」,報告內容僅基於文件紀錄而未訪談廠內工人。他並指出,因為擔心被報復,廠內工人不可能提出強迫勞動的證據。
人權觀察和其他組織早已一再提醒不可能在新疆進行可靠的審計和人權盡職調查,並敦促福士公司撤離新疆。該公司今年2月表示正在與中國合資方討論「合資企業在新疆自治區未來營業方向」。
然而,光是出售新疆工廠並無法撇清福士汽車與強迫勞動的關係。人權觀察和其他機構的報告發現,包括福士在內的各大汽車品牌均因本身供應鏈而可能捲入對維吾爾族的強迫勞動,尤其是一些新疆盛產的造車材料,例如鋁礦。
福士汽車應採取進一步措施,確保其中國合資企業和供應商採用並落實與該公司在德國營業的相同人權與環境標準,這樣才能免於受到國家強迫勞動牽連。
所有公司都應全面盤點其供應鏈,停止與任何直接或間接從新疆採購原材料的供應商維持業務往來。企業有義務確保本身產品不因國家強迫勞動而沾上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