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首度主辦的奧運會,常被形容為該國初次踏入國際社會的「亮相舞會」。對一個建國近60年且已對外「開放」30年的國家來說,如此說法不無尷尬。更何況,北京是那場盛會的東道主,不是盛妝出席的嘉賓。
然而,隨著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展開,這一比喻竟愈發貼切。在整個首都,服務業工人忙著學習英語和國際禮儀,居民委員換上嶄新畢挺的運動服,電扶梯被漆上中線鼓勵遵守秩序。有些美化國家形象的做法——阻止異議人士發聲、驅逐外地移民工、用噴漆將枯草變綠——難免引發外界質疑,但全國上下基本上都為準備這次盛大出場而同心協力。當大會吉祥物齊唱主題歌「北京歡迎你」,人們心中的潛台詞可能是「請歡迎我們」。
不過這兩句標語放在2022年都會顯得格格不入。北京即將在今年2月再度主辦奧運會,但這次遇上了疫情驟起,多地封城,至少十國外交抵制以及中國頂尖運動員被失蹤所導致的國際嘩然。今年寫在奧運五環下方的字句是「一起向未來」,但它指的是怎樣的「未來」,又是如何、與誰「一起」,此時此刻,似乎比奧運火炬上一次照亮北京長安街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令人費解。
我們特地邀請多位專家撰文,探討北京奧運會在今年登場的意義,以及它在何種程度上標誌著中國國際關係的重大轉折。——蘇珊・傑克斯(Susan Jakes),《中參館》主編
王松蓮意見
從某些角度來說,2008和2022兩次奧運會存在天壤之別。2008奧運會是北京在國際社會「初次亮相」的盛會,2022冬奧會卻成為外交抵制的目標。2008年的奧運火炬傳遍了西方主要國家的首都,同樣的傳遞路線在今天卻不再可行,因為這些國家對於來自北京的大外宣和新冠病毒已愈發難以忍受。
然而,中國政府的高度威權統治其實未曾改變。2008年的標誌事件包括中國當局對藏人和四川大地震學童死難究責者的鎮壓,以及北京未履行為申辦奧運作出的人權承諾。但各國政府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委會)當年全都視而不見,未向北京問責。
如今,隨著北京的暴行變本加厲,習近平尋求向境外伸張中國政府的權威,有些國家已經表明將中國共產黨認定為一個野心勢力,企圖塑造一個對它更加友善——但對人權與民主更不友善——的世界。
至少10國政府已經以北京侵犯人權為由拒絕派遣外交官員出席2022北京冬奧會,另有5國以新冠疫情為由作出同樣決定。
較令人吃驚的是,不顧中國當局在新疆犯下危害人類罪、在香港壓垮自由,仍然出席北京盛會的各國政府和官員陣容。2022冬奧會開幕式上,不僅會看到一些常見角色,例如已表明將出席表現團結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亦將見到來自民主國家的高級外交官,例如似乎重視商業利益超過人權的挪威。
觀禮席上很可能還會見到一些來自穆斯林佔多數國家的官員,這些國家協助北京在全球追捕新疆維吾爾人,即使後者是因為信仰而受迫害。最後,上任以來在人權方面表現平平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會出席,據說是為了推動「世界和平」。
但是,共同侵犯人權不遺餘力的金牌得主,當非國際奧委會莫屬。在女網球星彭帥自曝遭退休的中國最高層官員性侵之後,國際奧委會積極參與了中國政府導演的遮醜劇碼。當信譽卓著的數位人權組織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揭發冬奧會專用APP存在「嚴重」隱私漏洞,國際奧委會立刻予以駁斥。無論中國政府遭到何種指控,國際奧委會似乎都一心一意粉飾太平,只盼奧運會能繼續賺進大把鈔票。
2022北京冬奧會註定不是一場人文精神的慶典,它將以呈現出某些政權與機構毫無底限的迫害和偽善而鐫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