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敘利亞

2024 年度事件

女子身披敘利亞反對派旗幟造訪設於敘國首都大馬士革附近的賽德納亞監獄,2024年12月12日。

© 2024 Antonio Pedro Santos/EPA-EFE/Shutterstock.

2024年12月8日,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府被武裝反對派聯盟推翻,復興黨在敘利亞50多年的統治就此終結。反對派團體攻佔各大城市,將全國的監獄和拘留所囚犯釋放,當地和國際記者並得以探訪前拘留場所、亂葬崗和其他暴行現場,為相關罪行的究責帶來嶄新的局面。

11月27日,包括沙姆解放組織(Hay’et Tahrir al-Sham)和敘利亞國民軍(Syrian National Army)各派系的敘利亞非國家武裝團體發動攻勢,進攻12天後推翻敘利亞政府,但這些組織和團體也同樣侵害人權、犯下戰爭罪。

2024年,敘利亞人民在持續的武裝衝突、惡化的經濟形勢和普遍的安全危機中飽受人權侵害與磨難。俄羅斯和伊朗直到敘利亞政府垮台前都持續提供軍事和財政援助,而美國支持的是由庫爾德人領導、據守敘利亞東北部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yrian Democratic Forces),土耳其則支持敘利亞國民軍。以色列一整年都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並在12月8日後發起一系列攻擊,摧毀該國各地的軍事基礎建設,並擴大對黑門山南坡敘利亞領土的軍事佔領。

雖然敘利亞國內情況尚無法確保海外難民可以安全且有尊嚴地返鄉,但難民收容國土耳其和黎巴嫩仍將數千名敘利亞人強制遣返。同時,歐洲各國對於敘利亞難民返回的討論持續升溫,許多國家自12月8日起已暫停處理該國人民的庇護申請。

儘管國際法院下令要求敘利亞政府防止國家酷刑,敘利亞前政府在倒台前始終未停止侵害人權的行為,也未追究罪責。究責行動在境外持續推進,歐洲多國法院裁定敘利亞觸犯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12月8日前的政府控制區(敘利亞中部、西部和南部)

在阿薩德政府於12月8日被推翻前,敘利亞的安全部隊和政府所屬的武裝團體持續任意拘押、失蹤和虐待平民。他們極少遵循法律程序,肆意針對被認為反對政府或與前反對派控制地區有關聯的人施加暴行。前政權還持續非法沒收財產,並禁止返國敘利亞人重返原居地。自2024年初,前財政部對大馬士革南部一個曾為反對派所據的城鎮中數百名居民及其家人實施非法資產凍結,此舉已構成集體懲罰罪。

9月,聯合國敘利亞問題調查委員會發表報告,內容記錄敘利亞侵犯人權行為仍持續發生,而對施暴者的問責幾無進展。任意逮捕也仍是鎮壓手段之一,尤其是依據2022年擴大實施的網絡犯罪法。據調查委員會稱,至少有兩人因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而遭逮捕,罪名為「損害國家威信」。

與此同時,儘管軍事野戰法庭在人權倡導者呼籲多年後於2023年廢除,但此舉作用微乎其微,數千名未經正當程序而被判刑者所需的司法公正性與透明度仍未見改善。即使這些法庭已經撤除,政府仍未與外界協同合作以查明數千名失蹤者或被迫失踪者的現況。

9月,阿薩德對逃兵和輕罪罪犯頒布大赦令,但不包括因疑似持政治異見而被關押的人。此前的大赦同樣未能解決當前的在押人士危機,數以萬計的人仍在獄中或下落不明。

1月,約旦對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Sweida)發動空襲,導致10人喪生,包括兩名女童。此事件引起各方要求追究這些跨境反走私行動的責任,並為遭難者提供賠償。

在加沙衝突引發區域緊張局勢升級之際,以色列加強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目標包括伊朗和真主黨的武裝人員和軍事設施。以色列對大馬士革、霍姆斯和代爾祖爾等城市發動的空襲波及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造成平民傷亡。

敘利亞西北部

11月27日,伊斯蘭武裝組織沙姆解放組織協同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各派系部隊,從伊德利卜省的基地向敘利亞發動新攻勢,歷經12天的軍事行動後於12月8日推翻敘利亞政府。

近年來,敘利亞西北部住有超過410萬人口,自衝突爆發以來,至少一半的人最少被迫遷離一次。在12月阿薩德政府垮台之前,這些地區的人民進退無路,既缺乏搬遷財力,也無法在土耳其尋求庇護,且擔心遷至政府控制區會遭到報復或迫害。

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頗西部,敘利亞及俄羅斯軍隊於2024發動的違法攻擊直至阿薩德政府倒台前都未間歇,導致平民死亡、重要民用基礎建設遭到破壞。

2月,沙姆解放組織實施酷刑的報導引發伊德利卜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釋放被拘留者、推進政務和社會經濟改革,並革除組織領導人阿布・穆罕穆德・朱拉尼(Abu Mohammad al-Joulani),又名艾哈邁德・沙拉(Ahmed al-Sharaa)。 聯合國調查委員會9月的報告記錄該組織非法剝奪自由、施行酷刑和虐待、處決以及拘留期間致死。

土耳其佔領的敘利亞北部

在敘利亞北部的土耳其佔領區,敘利亞國民軍各派系及軍事警察部隊(由總部設於佔領區的敘利亞臨時政府為遏制派系部隊侵害人權而成立)將數十人任意逮捕、強迫失蹤、酷刑虐待、施加性暴力、進行不公的軍事審判,而所有這些行為都未受懲罰。

敘利亞國民軍的派系部隊持續侵犯平民的住房、土地和財產權,包括強行沒收民宅、土地和商業場所。數十萬敘利亞人在土耳其對該地區發動連續軍事行動期間及其後逃離家園,他們至今仍然流離失所,一無所有。

2024年,敘利亞國民軍與聯合國簽署防止徵召兒童行動計畫。

12月阿薩德政府垮台後,敘利亞國民軍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對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領導的敘利亞民主力量發動軍事行動,將敘利亞民主力量逐出包括曼比季(Manbij)在內的阿勒頗省佔領區。本文撰稿時,敘利亞國民軍正將奪取更多領土。此戰事導致大多為庫爾德人的10萬多人逃往人道情勢嚴峻的東北部。

敘利亞東北部

根據聯合國調查委員會9月發布的報告 ,敘利亞民主力量在2024年持續將政治活動家關押於監。

敘利亞民主力量及其附屬團體持續為軍事目的徵召兒童,儘管曾承諾會停止此行徑。

敘利亞民主力量在代爾祖爾省東部展開安全突襲行動,造成平民傷亡,導致當地動盪局勢加劇。土耳其對東北地區的民用設施發動空襲,危及民眾生計,並使多個社區無法取得電力、醫療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務。

敘利亞民主力量和阿薩伊什(Asayish)地區安全部隊持續任意拘留來自敘利亞和近60個其他國家約4萬4千名疑似具伊斯蘭國(ISIS)身份者及其家人,將他們關押在位於霍爾(al-Hol)和羅傑(Roj)環境惡劣不堪的拘留營中。北部和東部敘利亞自治行政區(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of North and East Syria,即敘利亞民主力量的民政部門)於7月通過法案,允許對此前在有瑕疵的審判中因過於廣泛的反恐法被定罪的囚犯進行重審。

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

2024年,以色列持續在自1967年佔領的戈蘭高地違反佔領法,阻止當年因戰事逃往敘利亞其他地區的數萬名該國人民重返家園。以色列在2021年定下計劃,要在2027年前將戈蘭高地定居人口增加一倍,此計劃目前仍在進行。聯合國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於3月表示,這項擴張計劃再加上已批准的自然資源商業開發活動,將進一步縮限敘利亞人民土地和水資源的使用權。

7月27日,在以色列對加薩的戰爭引發地區緊張局勢之際,位於戈蘭高地邁季代勒沙姆斯鎮(Majdal Shams)的一個足球場遭到火箭彈襲擊,造成12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兒童。該鎮是戈蘭高地僅存的四個敘利亞德魯茲社區中最大的一區。以色列聲稱真主黨應對此負責,但真主黨否認發動這次襲擊。

12月,以色列軍隊以建立「緩衝區」為由,於黑門山南坡佔領更多土地。以色列軍隊多次對敘利亞軍事設備和基礎建設發動攻擊。

經濟危機及人道援助受阻

2024年,超過百分之90的敘利亞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約1,290萬人(佔逾半數人口)難以獲得充足的優質糧食,至少1,670萬敘利亞人需要人道援助,較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9。然而,提供給敘利亞的人道援助資金卻降至近年最低。

超過12年的戰事將敘利亞的民用基礎建設和公共設施破壞殆盡,嚴重影響住所、醫療、電力、教育、公共交通、用水和衛生設施的供應與服務。全國各地民眾都因燃料極度短缺及食糧價格上漲而生活艱難。在政府控制的地區,這些情況由於當局經常任意削減社會安全保障而雪上加霜。

敘利亞政府在12月垮台之前,不僅持續對敘利亞政府控制區和其他地區的人道援助輸運實施嚴格限制,更藉由挪用或轉移援助懲罰前反對派地區。聯合國機構援助敘利亞物資的採購程序缺乏完善監管措施,極有可能因此資助侵犯人權的實體。

美國、英國、歐盟和一些國家對敘利亞政府、官員和相關實體實施複雜而廣泛的制裁,不僅妨礙人道援助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送達有需要的社區,還阻礙醫療和衛生設施等重要基礎建設的修復工作。

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

流離失所依然是敘利亞戰爭造成的最嚴重與深遠的影響之一。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統計,自2011年武裝衝突爆發以來,已有1,230萬人被迫逃往國外、670萬人於境內輾轉遷徙。

2024年12月阿薩德政府倒台後,許多歐洲國家宣布停止處理敘利亞人民的庇護申請。

由於反難民情緒高漲,收容近330 萬敘利亞難民的土耳其在2024年將數千名難民或遣送出境、或以其他方式迫使他們前往敘利亞北部,其中包括土耳其佔領的偏遠小鎮泰勒艾卜耶德(Tel Abyad),此區毫無法治可言,且人道狀況慘不忍睹。

試圖經由黎巴嫩進入歐洲的敘利亞難民遭黎巴嫩和塞浦路斯當局攔截並驅逐回敘利亞,其中許多人遭黎巴嫩軍隊強制遣返。黎巴嫩收容超過 150 萬名敘利亞難民。

伊拉克當局也在任意拘留敘利亞人後將他們遣返大馬士革或庫爾德人控制的敘利亞東北部地區。

女性權利

敘利亞的軍事衝突加劇性別不平等,導致女性更容易遭受暴力、被迫流離失所,並受到歧視性法律的權利限制。女戶長往往無法為子女辦理出生登記,使得子女面臨無國籍的風險大增,入學和就醫的機會也受到局限。

國際究責措施

儘管國際法院於2023年發布命令,要求停止國家酷刑,但阿薩德政府在2024年依然我行我素,既未停止侵犯人權行為,也未對任何人進行問責。前政府不但未將在押人員的死亡消息告知家屬,也未能提供死亡情況與原因等關鍵資料,更拒絕透露遺體安葬地點或交還遺體。許多家庭在親人離世多年後才得知死訊。

5月,法國法官作出缺席判決,宣判三名敘利亞高級官員犯下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罪行包括監禁、強迫失蹤和對兩名敘法雙重國籍者施加酷刑。

2024年,各國依普遍管轄權原則展開的起訴行動持續進行。瑞士以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起訴里法特・阿薩德(Rifaat al-Assad),指控他在1982年哈馬大屠殺中的罪行。6月,法國法院維持對阿薩德的逮捕令,因他涉嫌在2013年古塔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中共謀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在檢察官引用國家元首豁免原則提出上訴後,法國最高法院仍未就逮捕令是否有效作出最後裁決。

聯合國新設立的專責機構於2024年啟動,調查敘利亞逾十萬名失蹤人士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