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因此人们对于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人权问题列入其4月13日至16日访华议程重要位置的期待本来就偏低。 但他似乎毫无意愿公开提起“人权”一词,仍令人深感失望。
自习近平 2013 年掌权以来,中国政府长久恶劣的人权纪录变得更具压迫性。 成千上万批评政府人士被捕下狱。 中国政府压迫、监视藏族和维吾尔族民众,多年持续积极压抑他们的语言、文化和宗教。 近年来,香港人民的基本自由也遭中央政府剥夺殆尽。
朔尔茨在中国停留三天,创下上任以来出访时间最长的纪录。 他带来的庞大随行阵容,囊括德国最大、最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以及多名联邦部长、国务秘书和媒体。 他与习近平进行长达数小时的交谈,为德国工业争取更优惠的贸易条件,并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等关键外交政策议题上寻求中国支持。 他向记者保证,他提出了“所有困难议题”,却绝口未提人权。
中德关系错综复杂。 但即使以德国本身新颁布的对华战略为标准,德国总理也未能实现它所设定的目标。 该战略将中国视为德国应“去风险化”的一项安全威胁和地缘政治竞争者,强调两国关系应以规则为基础、以价值观为导向。 此一观点可望拓展中德关系,从传统上仅仅着重为德国工业开拓市场,转向更加丰富多元的关系。
然而遗憾的是,德国对华战略被证明只是空谈。 德国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交手的经验应已清楚表明,侵犯人权的政府必然是不可靠的贸易伙伴。 朔尔茨没有透过公开倡导尊重人权来引导中德关系走上符合德国自身战略的新轨道,反而选择重蹈既不利于德国长远利益,也不利于德国人民基本人权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