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以色列及巴勒斯坦

2024年度事件

月光下一名男子坐在加沙地帶中部布雷吉(al-Bureiji)難民營的瓦礫堆上,2024年11月15日,加沙衝突進行中。

© 2024 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以色列軍方持續在加沙殺死、殺傷、使其饑餓和強迫遷徙數以千計巴勒斯坦平民,並毀壞他們的住房、學校、醫院和基礎設施,其規模為近期歷史僅見。據加沙衛生部11月下旬報導,自2023年10月7日敵對情勢升高以來,已有超過44,000人遇害,104,000人受傷。加沙巴勒斯坦人幾乎全數遭到強迫遷徙,並且全都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或饑荒

11月,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發出逮捕令,因其在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5月20日(即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申請逮捕之日)涉犯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法院也對哈馬斯軍事單位領導人戴夫(Mohammed Deif)發出逮捕令,因他在2023年10月7日攻擊行動中涉犯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檢察官申請逮捕令的對象還包括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和辛瓦爾(Yahya Sinwar),但兩人已遭以色列刺殺身亡。

據聯合國報導,在約旦河西岸包含東耶路撒冷地區,自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人共殺死6名以色列定居者和16名士兵,以色列則殺死719名巴勒斯坦人——遠多於2005年聯合國開始有系統記錄死亡人數以來任何一年。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數主要來自以色列持續使用過度致命武力,包括空襲和無人機發射導彈。

9月,以色列加強對黎巴嫩空襲,在此之前則利用在真主黨成員之間分發的陷阱呼叫器對講機發動攻擊,造成至少32人死亡、逾3,250人受傷。以色列地面部隊於10月1日入侵黎巴嫩。從2023年10月7日到2024年11月中旬,黎巴嫩境內衝突共造成3,445人死亡和14,600人受傷,大部分死傷發生在9月中旬以後。超過40萬人逃往敘利亞。

加沙地帶武裝團體殺害6名劫自以色列人質並繼續挾持估計100人,包括超過30人據信已在衝突中喪生。自2023年10月7日起,真主黨、伊朗、也門胡塞組織和加沙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共發射28,000枚火箭彈、導彈和無人機攻擊,除大部分被攔截外,截至10月中旬在以色列和以色列佔據領土共計殺害平民至少29人。以色列佔領下的戈蘭高地有12名兒童被火箭彈炸死,真主黨否認為此負責。這些攻擊行為迫使數萬人遷出加沙外緣帶和以色列北部地區。

以色列當局在鎮壓巴勒斯坦人的過程中持續實施種族隔離和迫害等危害人類罪行。7月,國際法院發出諮詢意見,認定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的存在屬於非法,以色列違反禁止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的規定,以色列應撤出並解散所有定居點並為巴勒斯坦人提供補救,包括金錢賠償和允許1967年後被以色列遷移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以及其他各國政府應停止對定居點的一切承認、貿易或投資並致力終結被佔領土上的非法情勢。

歐盟、英國和其他國家已恢復向聯合國救濟工程處(向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援助的主要機構)提供資金。美國繼續暫停向聯合國救濟工程處提供資金,同時批准超過100項武器銷售並提供以色列空前的179億美元安全援助。包括荷蘭、加拿大和英國等許多國家暫停部分對以色列的武器轉移或許可證,因為他們的武器顯然可能被用於嚴重違反國際法行為。

加沙地帶

加沙衛生部報導的因衝突死亡44,000人數據,並未計入許多因病痛、疾病或遭瓦礫掩埋而過世者。死亡和受傷數據並不包含平民地位,但截至9月經聯合國人權辦事處核實的8,200名死者中有百分之70是女性和兒童。

以色列部隊強迫遷移幾乎全部加沙人口,許多人被多次迫遷。2023年10月,以色列命令加沙北部逾一百萬人口在24小時內撤離。2024年5月前,超過一半加沙人口被塞進南部城市拉法(Rafah),但後來以色列攻擊拉法,迫使逾140萬人再度逃難。2024年10月起,以色列切斷加沙北部一切援助,並再次強迫當地居民遷離。加沙大部分地區都收到軍方的撤離命令,這是對巴勒斯坦平民實施強迫轉移制度的一部分。馬瓦西(Al-Mawasi),即以色列劃設的「人道主義避難區」,缺乏足夠的住房、用水、衛生或其他基礎設施,其人口密度截至8月已達每平方英里88,000人。以色列的攻擊加上戰鬥工兵和軍用推土機的破壞,摧毀或損壞了加沙所有建築物的百分之63,使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無法供人居住,顯然在部分地區構成種族清洗,侵犯巴勒斯坦人的返鄉權利。

加沙所有中小學和大學有百分之87遭到摧毀或損壞,包括疑似非法攻擊所致。自10月7日以來,加沙有超過一萬名學生和441名教職員工遇害。

將近百分之84的醫療設施被摧毀或損壞,包括疑似非法攻擊所致。醫療保健系統崩潰,造成加沙約5萬名成年及未成年懷孕女性無法獲得適當照護,從而推高懷孕、分娩及產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聯合國專家警告,加沙流產率上升達百分之300

1月、3月和5月,國際法院就南非控訴以色列違反1948年《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義務的案件指示臨時措施。其中,國際法院命令以色列開放邊界口岸並允許人道援助大量輸入加沙,遭以色列公然置之不理。

以色列當局剝奪加沙民眾生存所需的適足用水長達數月,包括限制供應自來水,以及利用斷電、摧毀多處設施的太陽能板和封鎖發電機所需油料等方式,強迫各地供水泵、海水淡化廠、廢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停止運作。以色列部隊攻擊水務和衛生單位的員工和倉庫,阻撓維修作業並封鎖維修設備和零件。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7月,加沙居民平均每天取得水量不到5公升,僅達世界衛生組織最低生存標準的三分之一;儘管8月發現25年來首宗小兒麻痺病例後隨即宣導兒童接種疫苗,但用水與衛生的欠缺仍造成公共衛生災難。5歲以下兒童腹瀉病例從2023年10月7日前的每月2,000例暴增到2024年1月的71,000例。以色列剝奪加沙巴勒斯坦居民用水的行為構成危害人類罪的滅絕行為,也因為蓄意使該人口承受某種生活狀況以致其全部或部分消滅而構成滅絕種族罪行為。

截至9月,以色列封鎖導致百分之83的糧食援助無法輸入加沙,居民平均每隔一天才能吃到一餐,加沙南部和中部超過一百萬人在8月份沒有得到任何糧食配給。10月,以色列命令加沙北部居民撤離,並封鎖對該區的所有援助,同時以色列允許輸入加沙各區的援助總量減少到敵對升級以來最低水平,以致加沙北部被評估為饑荒「迫在眉睫」。

以色列軍隊多次攻擊已知的援助工作者位置,即使援助工作者已於事先將本身精確坐標通報以色列軍方。9月,聯合國機構間常務委員會指出,「去年在加沙遇害的援助工作者人數為單次危機中最多」。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至少有318名援助工作者在加沙被殺身亡。

以色列軍方強迫流離失所、攻擊前缺乏有效預警以及對加沙的圍困,對具有身心障礙的兒童與成人造成極大風險和痛苦,他們往往無法動身避難,也難以獲得生存必須的食物、藥品和輔具。以色列軍隊廣泛(包括在人口稠密區域)使用爆炸武器,以及攻擊不具明顯軍事目標的民居住宅,均對加沙兒童造成傷害並留下永久障礙和終生疤痕。所有身心障礙兒童都因身受或目睹暴力和剝奪而面臨特殊心理創傷。

以色列當局不允許任何巴勒斯坦人通過埃雷茲口岸(Erez Crossing)離開加沙,該口岸是巴勒斯坦人從加沙進入以色列再轉往約旦河西岸和其他國家的唯一客運口岸。從2023年10月到以色列控制拉法口岸(Rafah crossing)並於5月6日將其關閉之前,約有11萬人經此離開加沙前往埃及。從5月到11月,以色列僅放行約320名危重病患離開加沙就醫。截至9月,約有12,000名急需撤離就醫者登記等候前往埃及。埃及、土耳其、卡塔爾、約旦、意大利和其他幾個國家已經接收或願意接收急需醫療照護的巴勒斯坦人;英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直到11月初尚未接收任何病患。

哈馬斯和加沙境內巴勒斯坦武裝團體

除挾持平民人質外,巴勒斯坦武裝團體還射殺了六名人質,其遺體於8月31日在拉法地下坑道被以色列軍隊發現。卡桑旅(Qassam Brigades)表示已向看守人質的戰士下達「新指示」,以色列軍方壓力將導致人質「躺在裹屍布裡」回家。

據聯合國武裝衝突中性暴力問題特別代表3月報告,她的代表團發現「明確及具說服力的資料」,顯示加沙部分人質遭到強暴及其他性暴力對待。

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壓迫在2024年更為加劇。以色列當局幾乎從未起訴對巴勒斯坦人施暴的兇嫌。

以色列軍隊實施多次大規模突襲,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報導,其中多次針對難民營的攻擊造成13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以色列當局對定居者適用以色列民法,卻對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實施軍法統治,使他們無法適用基本正當程序,而且受到軍事法庭審判

在東耶路撒冷以及約旦河西岸受以色列排他控制的百分之60區域(C區),巴勒斯坦人申請建築執照十分困難,以致其建築物常因無照而面臨拆除風險。

自10月7日以來,由於以色列軍方拆除或攻擊摧毀民宅,以及受國家支持的定居者暴力行為,近6,200名巴勒斯坦人被迫遷離約旦河西岸的家園,其中包括逾2,700名兒童。據聯合國記錄,截至2024年10月2日共發生逾1,400次定居者攻擊事件。

9月,以色列最高法院判決支持某定居者組織將一戶巴勒斯坦家庭逐出其東耶路撒冷住宅,判決依據是一部具歧視性的法律,允許定居者聲索1948年以前屬猶太人所有的東耶路撒冷土地。以色列法律禁止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作同樣聲索。

以色列當局在其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含東耶路撒冷地區為超過70萬定居者提供安全、基礎設施和服務。

自2023年至今,以色列政府批准約旦河西岸非法定居者建造逾2萬棟新屋。截至10月份,有28個定居點「前哨站」(outposts)建成,雖然未經官方批准,卻能在政府和軍方支持下奪佔巴勒斯坦人土地。

澳洲、加拿大、歐盟、美國和英國已對約旦河西岸使用暴力的定居者和定居實體實施制裁,但不含以色列官員。

約旦河西岸許多知名的巴勒斯坦公民社會團體繼續被列為非法「恐怖主義」組織。

遷徙自由

以色列當局持續要求巴勒斯坦身分證持有人須憑不易申請且效期有限的許可證才能進入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包括東耶路撒冷。

以色列軍隊嚴格限制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內部旅行,並連續在2023年和2024年大範圍禁止巴勒斯坦人採收橄欖,導致經濟損失。

以色列持續建造隔離牆,其中百分之85坐落在約旦河西岸;圍牆全部完工後將使西岸百分之9土地遭到孤立。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人權侵犯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拘捕反對派和批評者,包括許多學生及記者。從2024年1月到11月, 巴勒斯坦法定監察組織獨立人權委員會(Independent Commission for Human Rights)收到231件指控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任意逮捕(包括未經審判或起訴即予羈押)的申訴,以及117件羈押期間酷刑和不當待遇的申訴。

適用於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個人身分法內容歧視女性,未有任何改變。

以色列

10月,以色列國會通過立法,阻止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程處在以色列控制地區內繼續運作,並禁止它與其員工聯絡。該機構在加沙地帶僱用14,000名員工,是當地人道援助、教育和醫療保健的關鍵供應者。

自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11月,至少6名黎巴嫩記者和137名巴勒斯坦記者及媒體工作者遇害,69人被捕。9月,以色列強迫關閉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駐拉馬拉(Ramallah)辦事處並撤銷半島電視台記者的採訪證。

以色列當局有計劃否決大多數庇護尋求者的申請,其中約3萬人來自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和蘇丹,但已開始對申請入伍從軍的男性給予居留權。

巴勒斯坦人遭拘留、酷刑和不當待遇

以色列當局任意拘留巴勒斯坦男女老少,並對其施加酷刑、性暴力,剝奪適足食物及醫療保健。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推動包括限制在押人員食物在內的懲罰政策。衛生部禁止斯德泰曼(Sde Teiman)拘留所關押的加沙人犯就醫,除非可能面臨立即死亡或「截肢和失明等」嚴重障礙。截至7月至少53名巴勒斯坦人死於羈押期間,遺體通常被以色列扣留。

10月7日以來,以色列當局隔離關押並虐待數千名合法居留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工人。2024年,以色列當局持續將在加沙被捕的巴勒斯坦人送往以色列拘押設施,其中包括醫療工作者,他們據報遭到刑求並被剝奪食物、飲水和醫療保健。據以色列新聞媒體報導,部分在押人員因濫用戒具、無麻醉手術以及性與性別暴力而導致截肢。斯德泰曼軍事基地有9名士兵涉嫌強暴在押人員被捕但事後獲釋,被害人則傷重住院。

截至6月,以色列當局未經控罪、審判也不允其就違法證據進行抗辯就將3,377名巴勒斯坦人處以行政拘留,並引用「非法戰鬥員」法(也是一種行政拘留形式)關押1,415名來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拒絕一切民間獨立機構訪視拘押設施,包括紅十字國際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