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們持續就中國政府的一孩政策及其對該國人口與社會的長期災難後果撰文示警。
這感覺就像紀錄冰山融化:一場緩步來臨的大禍。過去六年內,中國為挽救直線墜落的生育率,迅速從一孩改為二孩再改為三孩政策。人口統計的每一次下跌,都提醒我們強制調節家庭人數何以演成人權災難。
中國政府1月宣布,去年全國僅新增48萬人口,生育率降至每千人出生7.5人,創數十年新低。同時,老年人佔比穩步上升,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逼近五分之一。自從1961年大躍進導致饑荒以來,今年中國可能首次出現人口縮減,即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凡此種種均將帶來勞動力短缺、退休金準備不足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中共應如何化解危機?
中國並非唯一試圖挽回生育率下滑的國家,但它是至今唯一沒有經過戰爭或瘟疫而失去如此大量人口的國家。原因在於它實施了一孩政策——這場邪惡、不人道、侵犯每個人生育權利的激進、長期社會實驗導致人口性別比驚人失衡,產生大約三千萬剩餘男性(相當於澳洲全國未婚男性人口)以及不利維持國家經濟健康的人口年齡分布。於是,中國共產黨現在把目光轉向女性,勸導——或說是「逼迫」——她們生育更多孩子。
經過180度大轉彎,原本的一孩政策先是變成「多生一個」政策,然後又再加一個,但女性始終不買帳。2016年實施的二孩政策起初確曾拉高出生率,但後來出生數又開始年年下跌。許多人認為育兒成本太高是不利因素,但女性——中國反覆無常的計畫生育政策的主要焦點、對象與受害者——也因為這些新政策企圖限制她們的生育選擇而加以反對。
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曾以諷刺筆調建議「吃掉小孩」來解決愛爾蘭的饑荒問題。對於這個象徵地吞噬了年輕一代的國家,我們在此為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個解決人口問題的斯威夫特式建議:從向中國女性真誠道歉開始。
中共應當道歉,因為它把國家人口負增長的責任推到女性身上。中共應當道歉,因為它使年近三十仍未婚的女性蒙受「剩女」污名。中共應當道歉,因為它侵害女性關於婚姻、就業和生育的自主決定權,以及總的來說未能盡力推倒父權體制,使生養下一代的重擔至今仍落在女性肩頭。
舉個例子,江蘇省當局今年3月表示,該省出現1949年建國以來首次人口負增長,原因之一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這份聲明的基調——女性受教育竟然成了中國人口問題的元凶——惹惱許多人。網民在微博上反嗆:「所以,不裹小脚開始要裹小腦了麼?」
當中國女性教育程度攀上歷史高峰,職場性別歧視仍在扯她們後腿,妨礙她們充分發揮潛力。在中國,法定生育休假的差異——母親可以申請最長六個月產假,男性(父親)陪護假最多只有30天——鼓勵雇主採取歧視做法,也強化了有害的性別規範。人權觀察研究顯示,由於中國勞工保護法規不健全,許多企業公然表示優先雇用男性或已經生育的女性。
自從2016年廢止一孩政策,無數女性自述在求職面試時被問及生育狀況,被迫簽下同意不懷孕或凡懷孕即降職或解雇的契約。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說,她去面試的五家公司全都問到她的結婚和生育計畫,其中三家明言若她想生孩子就不予錄用。一位獨孩母親被要求簽署三年內不生第二胎的契約,作為雇用她的條件。一位女性在向雇主報告懷孕後,幾天之內就被解雇。類似事例不勝枚舉。中國法律上雖然禁止這些歧視做法,卻缺乏有效執行機制,受害者求助無門。
儘管二孩、三孩政策目的是鼓勵而非抑制生育,其後果卻與一孩政策殊途同歸,使女性因生育能力受懲罰,差別只在形式。
你可能會問,中共說聲抱歉怎麼可能解決中國的人口危機?
沒錯,這樣做對刺激生育不會有多大幫助。但中國政府長久以來藉由虐待、有時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限制女性的生育選擇和身體自主權利,在許多女性心中種下深深的恐懼與疑慮,若展現彌補誠意(無論這是多麼不可能發生)或許可能改善。
在恐懼、懷疑和憤怒的烏煙瘴氣中,是不可能建起幸福家庭的。
畢竟,中國女性理當獲得道歉——她們在長期實施一孩政策期間遭受廣泛不人道對待,無數女性遭當局強迫接受節育、絕育和人工流產,尤以1980到1990年代為甚。
落實道歉的應有措施
真誠懺悔不能只是白紙黑字。國家還應盡速採取具體措施,終結職場、家庭乃至所有社會領域的性別不平等。除了有效預防就業歧視,政府應該終結歧視性的產假政策,擴大雙親育嬰假並為請假者提供保障,確保托育服務及其他形式的專業照顧易於取得且可負擔,並為孕婦及其子女就醫提供公平機會。懲罰手段既已失效,這些措施可以當成軟硬兼施中的獎勵。
另一提高生育率的簡單辦法,是允許非傳統雙親成為雙親,但中國政府顯然沒有意願這麼做。婚外生子仍然面臨罰款且無法取得公共服務,同性伴侶則不被承認。單身女性被禁止接受凍卵手術和體外授精,理由之一是這些技術「可能會給晚育女性帶來虛假希望,造成女性進一步推遲生育計劃。」
簡單回顧一下:1949年中共建國後不久,黨主席毛澤東曾鼓勵通過人口增長創造人力資源。因此,中國人口在30年當中幾乎增加一倍。到了1979年,為抑制人口增長、紓緩環境和天然資源壓力,中國政府開始實施「一孩政策」,規定全國大部分夫妻只能生育一個子女。這項政策由軍方科研人員(當然是男性)規畫,他們認為所有令人遺憾的副作用(參見前文)都能迅速減輕,女性的生育率可以輕易調整。這導致了包括禁止生育在內的恐怖做法,例如山東省冠縣和莘縣從1991年5月到8月強迫境內所有孕婦人工流產的「百日無孩」運動。
30年來,全國各地不願服從一孩政策的父母都遭到騷擾、拘禁、沒收財產或拆毀住房。當局經常要求違反政策的家庭繳付巨額罰款,致其傾家蕩產。違反一孩政策生下的孩子不能取得合法身分證明。因此,若不繳清罰款,這些孩童就無法獲得教育、醫療或其他形式的公共服務。
本文作者之一,王亞秋,是家中第三個孩子。她母親藏身親戚家中,躲過企圖將她帶去人工流產的政府官員。但讓她保住小命的巨額超生罰款,仍令王亞秋全家一貧如洗。王亞秋從小常聽母親開玩笑說,「為了把你養大,我們連掃帚都賣了。」
中國共產黨應深深致歉——並充分賠償——的,還有因一孩政策導致女性不足而遭拐賣的婦女們。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傳統加上一孩政策,造成大約三至四千萬「消失的女性」,拐賣婦女和少女的需求應運而生,發展成跨越亞洲各地和中國境內的人口販賣產業。
最惡劣的案例之一是小花梅,一位被鐵鏈栓住、衣衫襤褸的八孩母親。在2022年冬奧會前夕,當中國政府已能運用高科技製造雪花、監控群眾、審查異見人士,許多中國人卻為這幕中世紀景象瞠目結舌。有關當局起初企圖掩人耳目,終因輿論沸騰而以拐賣罪嫌逮捕多人,包括她的丈夫。當局表示小花梅從1998年起遭多次轉賣,但她不過是眾多受害個案之一。。人權觀察紀錄到多名受害者被以三千至一萬三千美元價格出售後遭反覆強姦,而且通常被迫抛棄與買主生育的子女才能換取自由,造成她們痛苦萬分。
受到中國生育政策衝擊的,並非僅限低收入女性。
為了提高出生率,中國共產黨持續限制離婚和人工流產,壓縮女性的選擇空間——這又是一件應當道歉的事由。
2020年起,中國共產黨修法提高離婚門檻,規定申請協議離婚的夫妻必須等候30天「冷靜期」。女性權利人士警告,由於中國四分之三的離婚是由女性提出,這種規定可能對女性造成不成比例的傷害,包括使家暴受害婦女困於險境。強制「冷靜」看來有相當效果,因為政府統計顯示2021年登記離婚件數出現銳減。但有些專家表示,件數減少也可能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離婚案件在法院排程困難。
中國政府還在加大力度限制人工流產。2021年9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將「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列為促進婦女發展措施之一,這是中國政府持續侵犯女性生育權利的又一例證。今年4月,官方媒體《人民政協報》的一篇報導也引用專家意見,提倡「對不符合流產情形的墮胎行為給予相關責任人嚴厲處罰」。
原可避免的災難
可悲的事實是,一孩政策的痛苦措施並無真正理據。中國共產黨曾經試圖將它合理化為振興經濟、拆除人口定時炸彈的關鍵步驟。但在實施一孩政策的整整十年以前,中國早已藉由「晚、稀、少」的家庭計畫政策,以較少強制性的手段,成功將家庭人口數減半。許多人口學家認為,中國不需乞靈於一孩政策的極端方法,也可以減緩人口增長並推動經濟發展。畢竟,在中國實行一孩政策的大約同一時期,韓國、台灣、新加坡和泰國的出生率也有顯著降低。現在,這幾個國家也都在設法提高生育率——但它們不需要處理像中國面前這麼大規模的問題,包括人口販運、人口海嘯以及大量曠男怨女。毫無必要地造成所有這些痛苦,真是一件應當道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