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北韓

2024年度事件

從中國邊境臨江市眺望北韓中江郡,2024年2月29日。

© 2024 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是全世界最高壓統治的國家之一。2014年聯合國調查委員會報告發現,北韓政府實施普遍人權侵犯,足以構成危害人類罪。在極權領導人金正恩統治下,北韓政府利用任意處罰、酷刑、處決、不當監禁和強迫勞動維持恐懼下的服從。針對女性的性暴力和家庭暴力普遍發生且被常態化。言論、集會和獲取資訊等基本自由遭到嚴重限制。2024年,北韓政府繼續以新冠疫情為藉口,實施極端且不必要的防控措施。

北韓擴大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包括提供彈藥運輸並派兵支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是北韓安全與人權議題相互關聯的又一例證。儘管俄羅斯犯下種種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行,北韓仍派遣士兵參與這場衝突,據報導是為了換取發展核武與導彈所需技術以及石油。

言論與資訊自由

北韓政府嚴密限制言論自由和資訊取得。一切媒體均受嚴格控制。使用電話、電腦、電視、廣播或其他未經許可媒體均屬非法,且被視為「反社會主義行為」。北韓政府鎮壓所有非法內容閱聽者,尤其是來自南韓內容。北韓政府並在邊界干擾中國移動電話服務,逮捕與國外人士聯繫的民眾。

7月,據報一名男性因借用一支內含南韓電影的SD記憶卡被判處七年強迫勞動,向其出借記憶卡的女性則被判處15年強迫勞動。8月,媒體據北韓境內消息報導,在巴黎奧運自拍引起網路瘋傳的北韓運動員遭到嚴格審查並可能受罰。由此可見,北韓政府對思想的控制甚至涵蓋境外。8月,據報法院將一名女性及其父母分別判處10年、9年和8年強迫勞動,只因他們收受海外匯款並與南韓親屬聯繫。他們是在咸鏡北道會寧市的公審大會上遭到判刑。

遷徙自由

北韓政府緊密限制遷徙自由。未經審批的跨省或出國旅行在北韓屬於非法。人權觀察核實,截至9月,北部邊界衛兵仍受命「無條件射殺」任何擅自離境人員。這項指令是基於2020年8月頒布的行政命令,原本旨在防控新冠疫情。

2月,北韓向俄羅斯觀光客開放邊界。7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代表團在疫情後首次訪問北韓。8月,北韓政府宣布計劃在12月開放國際觀光。部分外交官於2023年12月返回北韓,並有德國代表團於2月前往訪問,但人道組織和大多數外交官仍無法入境。

民間非官方貿易近年來幾乎徹底斷絕。據1月報導,貿易數據顯示2023年與中國官方貿易量幾已回升至新冠疫情前歷年相同水準

北韓人逃亡成功的人數持續偏低。阻礙離國的因素之一是中國監控加嚴。由於中國政府持續搜捕並遣返北韓難民,許多北韓人藏身中國境內安全住所長達數年。4月,中國政府強迫遣返約60名北韓難民。相較於2019年逃抵南韓的北韓人超過1,000名,2024年1月至6月僅有105名。北韓逃亡者大多為女性;她們在中國面臨販運和剝削,若返回北韓恐遭監禁及性暴力等嚴酷虐待。

健康權

關於北韓的可信數據大都無法取得。儘管如此,據2024年南韓研究估計,北韓2023年國民生產總值約為每人160萬韓圓(約合1,200美元),為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北韓存在普遍且持續擴大的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更因政府以軍事發展優先於公共福利而雪上加霜。因此,基於收入的貧窮度量可能尚無法精確反映大多數民眾的實際生活體驗。許多人幾乎或完全無法獲得醫療保健,並且面臨長期糧食不安全。

3月,人權觀察發表報告指出,絕大多數人口在2020至2023年之間因與新冠防疫有關的過分、侵犯人權且不必要的管制措施而失去大部分收入來源。這些民眾因此更沒有能力購買原已稀缺的物品,包括食物和醫藥。相關管制措施對女性傷害尤甚,由於女性通常是維持全家溫飽的主要承擔者,食物權和健康權亦隨之受到妨害。

8月,糧農組織提醒關注近期重大洪災摧毀大量民宅、橋樑等基礎設施,可能對糧食生產帶來負面影響。同月,咸鏡北道茂山郡強迫勞動突擊隊(dolgyeokdae)工人被派往洪災地區從事基礎設施相關工作。據報導,許多工人在饑餓和食物短缺下棄職逃亡。

2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導,北韓雖已於2023年恢復定期接種疫苗,但發現全國各地診所仍缺乏治療兒童所需的藥品、器材和知識。

處境危險人群

北韓政府實行出身成分(songbun)制度,這種社會政治分類系統根據民眾在政府眼中的政治忠誠度及其父母和祖先與金氏統治家族的關係,將其劃分為不同階級。被劃為較低階級者,在就業、住房和教育方面都遭到制度歧視。

強迫勞動

北韓政府計劃性地從大多數人口榨取無酬強迫勞動以支撐經濟。北韓政府實施強迫勞動的對象包括女性、兒童、國家雇員、羈押人員和囚犯。北韓政府辯稱這種做法是効忠政府的表現,若不服從即予嚴厲懲罰。

7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人權高專)發表報告稱,北韓強迫勞動已高度制度化。報告指出,北韓民眾「通過廣泛且多層次的強迫勞動系統遭到控制與剝削」,目的是追求國家利益而非人民福祉。

北韓是尚未加入國際勞工組織的七個聯合國成員國之一。

司法正義與究責

儘管國際輿論多年來不斷譴責,北韓嚴重侵犯人權的責任仍未受追究。2024年是2014年聯合國調查委員會(調委會)報告發布10週年,國際推動追責的努力也有所進展。3月,聯合國北韓人權特別報告員在其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的報告中,集中探討了為推動追責尚待完成的努力和措施。2024年4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歐盟領導下通過決議案,要求人權高專提交一份全面報告,說明自2014年以來北韓的人權狀況,並盤點調委會各項建議的執行情況。決議同時要求給予人權高專更多資源,專門推動對北韓人權侵犯的刑事追責。

3月,俄羅斯否決延長安全理事會專家小組監測聯合國制裁措施實施情況的任務期限。為予補救,公民社會組織、人權倡導者和安全專家呼籲聯合國大會創設新機構,就北韓人權以及反核武擴散相關議題提交報告。10月,美國、日本和南韓宣布成立多邊制裁監測小組,監督對北韓制裁措施的執行情況。

6月,安全理事會舉行正式公開會議討論北韓人權情勢,聚焦於強迫勞動和支持其核武計劃的各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