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eynote

 
Tyranny’s False Comfort

Why Rights Aren’t Wrong in Tough Times

评论

 
Internet en la encrucijada

Cómo la vigilancia del gobierno amenaza nuestra forma de comunicarnos

 
Deadly Cargo

Explosive Weapons in Populated Areas

 
Placer la barre plus haut

Événements sportifs de grande envergure et droits humains

缅甸改革进程在2014年明显趋缓,并在基本自由和民主程序方面出现某些倒退。政府持续制定显著限制人权的法律,未能在2015年大选前回应宪政改革的呼声,并且逮捕更多和平异议人士,包括土地抗争者和新闻记者。

政治改革趋缓

缅甸政府在2015年举行自由公平选举的承诺已遭到质疑,因其取消预定的补选,又未承诺修改严重缺陷的2008年宪法。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和各捐助国政府都要求进行宪政改革,尤其是实际上造成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季失去参选总统资格的第59条(f),和保障军方占有四分之一国会席次因而掌握修宪否决权的第436条。政府也不愿就联邦制进行实质讨论。

缅甸国防军,又称塔马都(Tatmadaw),拒绝修改宪法,多名高阶将领数度发言宣称保卫现行宪法是军方核心义务。军事领袖还坚持,军方应继续保有国会席次配额、掌握关键部门和紧急权力。

结社和集会自由

据前政治犯组织统计,截至本文撰稿时,缅甸至少还有27名政治犯。其他约200人似因试图行使集会、表达自由权而面临检控。为解决剩余的政治犯案件而于2013年成立的政府与公民社会检讨政治犯问题联合委员会,于2014年因委员会主席──总统府事务部长(President's Office Minister)昂东(Soe Thane)──和前政治犯之间的争执而破局。据报导,昂东威胁委员会成员,若继续批评政府将被剥夺公民资格。总统于10月特赦三千名囚犯,其中只有十几人是政治犯,包括几名罗兴亚族囚犯。

土地权抗议于2014年加剧,被强迫迁移的农民有时无法得到合理的赔偿金或安置条件。农民返回原有土地以象徵性的耕作行为呼吁返还土地时,遭军队暴力镇压。国会就过去数十年军方掠夺土地问题进行辩论,亦遭军方国会议员强行中止。

6月,国会屈服于民众压力,修改《和平游行与集会法》,但保留受争议的第18章,使基层官员继续享有准驳集会申请的宽松裁量空间。《社团法》草案饱受公民社会批评,但截至本文撰稿时仍在审议中,因为内政部在军方控制下,不愿删除草案中授与当局广泛权力、限制国内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登记的条文。

媒体自由

被某些捐助国视为人权进步关键指标的媒体自由,由于政府加强威胁媒体而在2014年陡然恶化。

1月,信息部向报社施压修改社论内容,要求报社遵守官方拼音法,并开始对缅甸流亡记者和外籍记者的入境设限,将他们获准停留的时间从3到6个月缩短为只有28天。

7月,法院判决《团结(Unity)》周报四名记者和编辑违反《官方秘密保护法(Official Secrets Act)》,课处十年徒刑,后减为七年,因为该报一则报导质疑缅甸军方徵收土地设立疑似化学武器工厂。该案引起其他记者警觉,认为已回到过去严惩媒体的年代。

10月,军方拘押自由撰稿记者昂觉能(Aung Kyaw Naing,又名巴基,Par Gyi),当时他正在采访军方与孟邦民族叛军之间的战斗。军方宣称巴基是在企图脱逃时遭枪杀死亡;他的遗体被埋在军营附近。政府要求国家人权委员会调查本案,巴基的遗体被掘出检验,证明他曾遭严重酷刑并中弹身亡。12月2日,国家人权委员会决定该案应移交普通法院审理。

正由国会审议中的数项媒体法案将进一步约束记者不得放开报导。其中一项《公共服务媒体法案(Public Service Media Bill)》将推动成立一个政府注资的媒体集团企业,预期将成为支持政府的强有力传声筒。

宗派紧张与暴力

缅甸佛教徒和穆斯林社群之间的紧张情势持续2014全年。“969运动”的极端民族主义佛教僧侣不时以激烈言论挑起对穆斯林的暴力行为。7月,曼德勒省(Mandalay)中部攻击穆斯林商店的事件造成佛教徒和穆斯林各一人死亡,直到安全部队制止暴乱并实施宵禁。

当局调查后起诉了一些参与暴力攻击穆斯林的人士,包括曼德勒暴力事件嫌疑人。10月,七人因2012年在若开邦(Arakan State)谭兑市(Thandwe)一辆巴士上杀害十名穆斯林朝圣者而被判处七年徒刑。这起暴力案件升高了该区紧张情势,导致重大暴力事件,包括在2012年6月和10月对罗兴亚穆斯林的“种族清洗”。

全国性的保护种族宗教联合会(League to Protect Race and Religion)(通称缅语缩写马巴沙,Ma Ba Tha)以保护佛教为名,持续要求政府制定四项法律,但这些法律显而易见是进一步把穆斯林社群边缘化的措施。其立法草案的内容包括对跨信仰通婚、转换宗教信仰、家庭计划和一夫多妻加以限制。其中有关转换宗教信仰的立法草案于5月公布收集公众意见,但被批评干预个人信仰自由,遭近百个缅甸公民社会组织撰文抗议。包括极端民族主义僧侣维拉督(Wirathu)在内的969运动领导人则谴责这些组织,称他们是“叛徒”。

侵犯罗兴亚人权利

在缅甸西部若开邦,对罗兴亚穆斯林的有系统压迫持续到2014年,特别是对于因2012年暴乱被迫离家而在国内流徙的大约14万名罗兴亚人。沿孟加拉边界的貌夺(Maungdaw)、布帝洞(Buthidaung)等地,大约一百万罗兴人的迁徙、就业和宗教自由持续受限。

缅甸1982年《公民权法(Citizenship Law)》实际上导致所有罗兴亚人都无法获得公民权,他们多半沦为无国籍者,包括儿童在内。2014年3、4月进行的全国普查否定罗兴亚人的身分认同,因此在9月发布的普查结果中,若开邦有120万人被排除在外。罗兴亚人坐船逃离若开邦的人数在2014年大幅增加,估计自2013年初至今已有五到十万人逃离,大多前往马来西亚。

2014年1月貌夺市(Maungdaw)罗兴亚人村庄杜奇亚塘(Du Chee Yar Tan)的暴力事件据报造成40到60名罗兴亚村民遭安全部队和若开族居民杀害。据报亦有一名警察被杀身亡。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在缅甸政府严重限制下进行了短时间调查,确认当地曾发生暴力事件,估计有数十人被杀。

缅甸政府的两次调查和缅甸国家人权委员会的一次调查,都未达到国际标准且没有独立调查员参与,但他们宣称该事件遭到夸大。记者和独立的人权观察员都无法得到适当管道进入当地调查。

部分由于此一事件影响,缅甸政府以技术性理由暂停人道组织无国界医师(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在若开邦的工作。此举导致数以万计罗兴亚人失去急需的基本医疗照护,直到无国界医师组织于9月重获许可恢复工作。

3月下旬,若开族极端民族主义者向设在实兑(Sittwe)的联合国与各国际组织办事处和仓库发动连串攻击,迫使逾200名外籍和缅甸人道工作者撤离。安全部队的持续限制和地方武装分子的威胁使人道援助作业无法开展。

10月,官方保密的若开邦长期发展行动计划遭到外泄。内容包括强迫所有罗兴亚人从避难营区迁离,将大约13万人安置在未指明的地点,以及依据歧视性的1982年《公民权法》审定国籍以确认公民资格。不符资格者将被送到拘留营,并可能被遣送出境。截至本文撰稿时,该计划尚未定案公布。

族群冲突与强迫迁移

在全国停火谈判的同时,缅甸政府和各族群武装团体之间的战斗在2014年愈演愈烈,尤其是政府军和掸族(Shan)、达昂族(Ta-aung)和克钦族(Kachin)叛军在克钦邦与掸邦的冲突。数千平民不堪军方虐待,包括据报对人口密集区的轰炸,被迫逃离家园。

克钦邦逾十万平民为逃避2011到2013年的战火离家,迄今无法返乡。当地安全情势持续紧绷,缅甸军方部署的重兵、地雷和政府军持续性的虐待,造成外移居民和难民无法在安全且有尊严的情况下返回。政府控制地区的流徙人士面临安全部队的任意逮捕和酷刑,包括被指控违反《非法组织法(Unlawful Associations Act)》克钦族叛乱者的支持者。

缅甸东部估计有35万人仍在国内流离失所,超过11万难民住在泰缅边界的九个营区。缅甸军方领袖和泰国新任军政府于2014年进行商谈,协议将这些难民遣返。但在现有状况下──该地区缺乏安全、遍布地雷、法治贫弱、连最基本的基础建设与各种服务都不存在──任何遣返方案都将不具可持续性且不符合国际标准。

主要国际行动者

所有主要援助捐赠者──包括来自欧盟、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组织──都在2014年提高了对缅甸的人道和发展援助。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也在2014年增加对缅甸的财政补助。

新任联合国缅甸问题特别报告员李亮喜(Yanghee Lee)7月访问缅甸后报告指出,尽管有某些进步,人权情况仍然严峻,特别是罗兴亚人方面。登盛(Thein Sein)总统并未落实对美国总统欧巴马的承诺,允许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设立正式办事处。

缅甸政府已拒绝将能力建设之外的人权监测与报告列入该办事处的权限。在该国工作的四名人权高专办人员只得到短期入境且限制旅行的签证,但可以与政府官员往来。

在联合国大会和亚欧会议于意大利的年会上演说时,缅甸总统和外交部长均宣称该国政府已有足夠进步,因此对该国人权纪录的监督应可放松。甚至过去较少批评者,例如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都在登盛9月访德时公开表示关切持续性的宗教不宽容和族群暴力。

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持续与缅军进行初步的非致命性军事交流,宣称其目的是促进尊重法治和军事转型。

缅甸军队持续非法徵召和部署童兵,同时却与联合国合作执行一项终结徵用童兵的共同行动计划。2014年,政府举行了四次童兵释放典礼,总计遣散378名未成年士兵。据多个报导,非国家武装部队也仍在徵召和使用童兵,特别是在缅北各邦战情升高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