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界人權報告

一年一度檢視全球人權狀況

領導世界捍衛人權的全新模式

2022 年的一連串人權危機——從俄羅斯總統普京蓄意襲擊烏克蘭平民、習近平將中國境內維吾爾人囚禁於露天監獄,到塔利班將數百萬阿富汗人置於飢餓的危險之中——在在指出,不受約束的專制權力將帶給人類莫大的苦痛。 但 2022 年也見證了世界上權力的根本轉變,這個轉變開闢了新局面,使得相關政府可以保護及加強全球人權體系以反擊這些侵害人權的行為,尤其是當大國未盡其責或自身存在問題時。

我們目睹世界領導人見利忘義,以人權義務及對侵犯人權者問責為代價,換取看似短暫的政治勝利。拜登競選美國總統時,鑑於沙特阿拉伯的人權記錄,原則性承諾要讓沙特阿拉伯成為一個被國際社會排斥的「化外之地」。但拜登上任後正值油價高漲,與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友好地互碰一拳之後,這項承諾就徹底瓦解了。拜登政府口口聲聲說要優先考慮亞洲的民主與人權,然而出於安全和經濟考量,在面對印度、泰國、菲律賓以及該區域其他國家的人權侵害行為和日益嚴峻的威權統治時,卻不再直言其過,沒有意識到所有這些層面都是息息相關的。

當然,這種雙重標準並非全球超級強國的專利。巴基斯坦支持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監測在人口以穆斯林為主的克什米爾地區的人權侵犯行為,可是由於與中國關係密切,巴基斯坦對施加於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裔穆斯林的危害人類罪行卻棄而不顧。巴基斯坦甚至是有著57個成員國的伊斯蘭合作組織的協調員,其偽善因此尤為顯著。

人權危機不會憑空發生。政府未能履行保護國內人權的法律義務,就會播下不滿、不穩定的種子,最終導致危機產生。若不加制止,濫用權力的政府就會擴大劣行且執迷不悟,以為欲達目最有效的手段是貪污腐敗、言論審查、有罪不罰和暴力。忽視人權侵害行為會帶來沉重的代價,我們不應低估其間的連鎖反應。

然而,當世界的權力此消彼長之際,我們也在撰寫《2023年世界報告》、審查了近100個國家的人權狀況後看到了契機。每個問題都需要深入理解和面對,每個問題都需要有人登高一呼謀求解決。任何一個認知到並肩合作的力量足以扭轉人權現況的國家,都可以發揮領導作用。若有政府想要帶頭落實尊重人權的行動方案,可供他們大展身手的空間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將能促成及推動此一趨勢的新聯盟及新的領導聲音已經出現。南非、納米比亞和印尼帶頭指責,使得更多政府意識到以色列正在對巴勒斯坦人實施構成危害人類罪的種族隔離。

左:也門女童發現自己的臥房遭沙特阿拉伯領導的聯軍空襲炸毀,也門薩那,2022年1月19日。 右:巴勒斯坦兒童發現他們居住的社區遭以色列炸毀,加沙市,2021年5月21日。
左:也門女童發現自己的臥房遭沙特阿拉伯領導的聯軍空襲炸毀,也門薩那,2022年1月19日。 © 2022 Khaled Abdullah/Reuters 右:巴勒斯坦兒童發現他們居住的社區遭以色列炸毀,加沙市,2021年5月21日。© 2021 Mohammad Abed/AFP

太平洋島國作為一個聯盟對製造污染最嚴重的國家提出要求,呼籲實施更積極的減排措施。瓦努阿圖更帶頭將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提交國際法院審理,這是為了太平洋島國,也是為了我們。

雖然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聯邦政府50年來的生育權保障,但拉丁美洲伸張墮胎權的「綠色浪潮」——尤其是在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墨西哥——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相反論調。

哥倫比亞墮胎權支持者歡慶憲法法院作出懷孕24週以下墮胎全面除罪化的判決,哥倫比亞,波哥大,2022年2月21日。
哥倫比亞墮胎權支持者歡慶憲法法院作出懷孕24週以下墮胎全面除罪化的判決,哥倫比亞,波哥大,2022年2月21日。 © 2022 Nathalia Angarita/The New York Times
左:墨西哥墮胎權支持者在美國大使館前舉起象徵支持墮胎權的綠色領巾,墨西哥市,2022年6月29日。右:支持人工流產選擇權(Pro-choice)示威者慶祝阿根廷國會審議人工流產合法化法案,布宜諾斯艾利斯,2020年12月29日。阿根廷國會已於2020年12月30日通過該法案。
左:墨西哥墮胎權支持者在美國大使館前舉起象徵支持墮胎權的綠色領巾,墨西哥市,2022年6月29日。© 2022 Toya Sarno Jordan/Reuters 右:支持人工流產選擇權(Pro-choice)示威者慶祝阿根廷國會審議人工流產合法化法案,布宜諾斯艾利斯,2020年12月29日。阿根廷國會已於2020年12月30日通過該法案。​​​​​​​© 2020 Ricardo Ceppi/Getty Images

這個日益混亂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首要教訓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世界上的權力的行使方式,每一個政府都有機會、而且有責任為保護境內外人權付諸行動。

烏克蘭:高舉火把、大聲指責

普京在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暴行迅速成為2022年世界人權的首要議題。在烏克蘭軍隊迫使俄軍從首都基輔北部的布查撤退後,聯合國發現至少有70名平民遭非法殺戮,包括觸犯戰爭罪的即審即決。此類暴行俄羅斯一犯再犯。

數百名流離失所的居民於馬里烏波爾的劇院避難。他們在劇院外的地面上塗寫俄語單詞DETI(兒童)的字樣,字母大到可以在衛星圖像上看到。這個警示是為了保護躲在劇院裡的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兒童。相反地,這似乎只把俄軍引來,投彈炸毀這棟建築,造成至少十幾名(可能更多)避難者死亡。俄羅斯政府的核心戰略似乎是讓平民過得苦不堪言,例如反覆襲擊提供烏克蘭人水、電、暖氣的能源基礎設施。

普京長期以來為所欲為卻不受懲罰,造就了他的猖狂。對於烏克蘭平民喪生,敘利亞人並不會感到意外。俄羅斯在2015年介入敘利亞內戰,支持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領導的敘利亞軍隊。俄軍的空襲讓敘利亞人遭受了嚴重的損傷。普京選派那次戰役的傑出軍事指揮官來主導烏克蘭戰爭,對烏克蘭平民會帶來什麼後果可想而知——一場巨大災難。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殘酷軍事行動的同時,還對俄羅斯境內的人權和反戰活動人士進行鎮壓,扼壓異議及任何批評普京政權的聲音。

俄羅斯政府的行為卻也產生了正面效應:一個為解決此類危機、全球響應的人權體系就此啟動。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迅速展開調查,記錄及保存戰爭中侵犯人權的證據,之後並指任特別報告員以監測俄羅斯境內的人權狀況。聯合國大會四度譴責——其決議多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俄羅斯的入侵及侵犯人權的行為。聯合國大會還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使俄羅斯政府難以阻撓理事會處理烏克蘭及其他嚴重人權危機。

歐洲國家敞開大門迎接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難民,此舉雖令人讚揚,但也暴露了大多數歐盟成員國長期以來用雙重標準對待無數的敘利亞人、阿富汗人、巴勒斯坦人、索馬里人和其他庇護尋求者。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在數量空前的締約國提交情勢報告後,開啟對烏克蘭的調查。各國政府也齊力動員削弱普京的全球影響力和軍事力量,諸如歐盟、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對俄羅斯個人、公司和其他實體實施了針對性的國際制裁。

這些非比尋常的應對行動表明,追究罪責、保護難民及保障世界上一些最弱勢群體的人權,都是有可能實現的。另一方面,在烏克蘭發生的襲擊平民和駭人暴行提醒我們,如此聯合伸出援手固然意義重大,但權益之計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各國政府實應捫心自問,如果國際社會在更早之前就能齊力追究普京的罪責,現在會是怎樣的境況——普京於2014年發動烏克蘭東部戰爭、於2015年在敘利亞犯下暴行,以及在過去十年來不斷加強打壓國內人權。各國政府今後的挑戰是,能否再現面對烏克蘭問題時的最佳應對行動、增強解決世界各地其他危機的政治意願,直到人權狀況獲得實質改善。

在埃塞俄比亞實現究責

和烏克蘭相比,埃塞俄比亞北部的武裝衝突只得到少量的全球關注,儘管交戰各方在兩年之間犯下包括數次大屠殺的暴行。

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與提格雷地區當局、亦即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之間的緊張關係,在2020年升級為一場於提格雷州交戰的衝突,並將支持埃塞俄比亞武裝部隊的阿姆哈拉地區部隊和厄立垂亞軍隊捲入其中。此後,即使衝突蔓延到鄰近的阿姆哈拉和阿法爾地區,埃塞俄比亞政府仍嚴格限制獨立人權調查人員和記者進入受衝突影響的地區,使得暴行難以即時被調查。

各國政府和聯合國譴責了即審即決、廣泛的性暴力和掠奪,但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作為。針對西提格雷省提格雷人所發動的種族清洗,導致眾多死亡、性暴力、大規模拘留,數千人且被迫逃離家園。埃塞俄比亞政府一直到2022年仍圍困著提格雷州,使得平民無法獲得食品、藥品和急需的人道主義援助,也欠缺電力、銀行服務和通訊管道,這些都違反了國際法。

儘管聯合國安理會的任務是維護和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聯合國安理會的三個當選非洲成員國——加蓬、加納和肯尼亞——以及俄羅斯和中國,連將埃塞俄比亞列入正式討論議程都表示反對。

各國政府也不願對侵犯人權的埃塞俄比亞實體和個人採取針對性制裁,國際監督的責任只好由人權理事會扛起。理事會為了調查和保存嚴重施虐行為的證據並查明施暴者,勉強延長了於2021年12月設立的人權機制的任務期限。然而,埃塞俄比亞聯邦當局持續大力阻撓人權理事會執行任務。

非洲聯盟領導為期10天的和平進程於11月開花結果,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和提格雷當局之間達成停火協議。這為外國政府提供了帶頭支持有效解決方案的機會,以期終止暴力與有罪不罰間的致命循環。由於埃塞俄比亞國內問責途徑不明確,國際社會應出面監督停火協議,用確實的行動追究戰時暴行者的罪責。

協議的主要支持者和觀察員,包括非盟、聯合國和美國,應清楚表態並持續施壓,以確保獨立調查機構能夠進入衝突地區記錄和保存證據。罪行究責應被視為首要任務,讓受害者及家屬能夠多少獲得一些正義和賠償。

更多目光聚焦中國政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10 月史無前例三度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鞏固了「終身領袖」的地位,幾乎可以肯定中國政府對人權的敵視將持續下去。 習近平僅容忠誠支持者隨侍在側,並加速建造一個國安至上的監控國家,使得全國各地的人權侵害更為嚴峻。

在新疆地區,中國政府大規模拘留了約100萬名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裔穆斯林——他們遭受酷刑、政治洗腦和強迫勞動。一般民眾的宗教、言論和文化權利也被嚴格限制,其嚴重性、規模和殘忍程度均駭人聽聞。聯合國認為,新疆發生的侵犯人權行為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這與人權觀察和其他人權組織的發現相呼應。

時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調查多年並廣閱中國政府的內部文件、法律、政策、數據和政策聲明,才將這份嚴謹報告撰寫出來。各國政府應將報告當作關鍵的共同參考點,就此展開行動。巴切萊特在任期將滿的最後一刻才將之公布,可見中國政府使盡了氣力試圖擋下報告。

這份新疆報告引發了令人矚目的外交動員。就該報告展開辯論的決議在人權理事會提出,但僅以兩票之差未能通過。這一結果表明中國政府曾對印尼等國施壓——印尼聲言「絕不能對維吾爾人的困境視而不見」,然後投下反對票——並試圖牽制棄權未投票的阿根廷、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等國。但是,索馬里、洪都拉斯和巴拉圭投以贊成票,共同提出決議的土耳其和阿爾巴尼亞也挺身而出,加上24個主要是西方國家的國家一同疾呼,都在顯示跨區域聯盟和新聯盟力量強大,可以共同挑戰中國政府認為有罪不會被罰的想法。

對新疆悲慘人權狀況的集體關注使中國政府轉向自我防衛,想盡辦法為其令人髮指的行為辯解。日內瓦會議的結果凸顯了聯合國領導層的責任,他們應充分發揮政治影響力支持新疆報告,並繼續監督、記錄和報告新疆以及更廣泛的中國局勢。若不如此,就等於將新疆突厥裔穆斯林棄而不顧,而聯合國系統作為人權支柱有義務保護他們。

與此同時,隨著對中國政府鎮壓野心的不安情緒逐漸增長,包括澳洲、日本、加拿大、英國、歐盟和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紛紛尋求與印度建立貿易和安全聯盟,將印度號稱「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這點當作擋箭牌。但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黨仿效許多促就中國政府鎮壓統治的濫權手段——對宗教少數群體的有計劃歧視、扼殺和平異議,以及利用科技打壓言論自由——以加強對權力的控制。

世界領導人看似漫不經心地將人權問題當作交換條件,辯稱做生意必有代價,對如此妥協後造成的長期影響卻視而不見。他們一邊加深與莫迪政府的關係,一邊又迴避其令人不安的人權記錄,白白錯失保護公民空間的大好機會,而印度民主需要的正是這個寶貴但日益受到威脅的公民空間。

尊重權利是穩定的良方

獨裁者製造出安定只能仰賴獨裁專制來維持的幻覺,這個幻覺讓他們從中得利,並且好似在為他們的行徑辯解:為了維持安定,壓迫和廣泛人權侵犯都是正當的。

但是,這種源於對權力和支配無止盡的追求而產生的「穩定」,將會腐化、侵蝕每一根正常運作的法治社會所仰賴的樑柱,後果往往是大規模貪腐、經濟崩解及無可救藥的黨化司法。至關重要的公民空間會被摧毀,而社運人士和獨立記者不是面臨監禁就是四處躲藏,又或活在將遭報復的恐懼中。

2022年伊朗持續數月的示威抗議突顯的訊息是,獨裁政權若將壓迫視為通往穩定的捷徑,必得承受嚴重風險。9月,22歲的庫爾德裔伊朗女子瑪莎(吉娜)・阿米尼(Mahsa (Jina) Amini )因佩戴「不適當頭巾」被「道德警察」拘捕後喪生,她的死亡隨而引發了全國各地的示威抗議。但是這場抗議強制披戴頭巾的行動,揭露的只是最表面的壓迫。全國各地的新一代抗爭者也道出了過去幾代人的鬱積不滿:人們不想再過沒有基本權利的生活、不想再被那些漠視人民福祉的人統治。

由婦女和女學生發起的平權訴求演變成伊朗人民反對政府的全國運動。民眾抗議政府有計劃地剝奪他們的權利,未能妥善管理經濟問題,並使人民陷入貧困。伊朗當局用過度和致命的武力無情鎮壓了廣泛的反政府示威,隨後還對那些敢於挑戰政府權威的人進行虛假審判及處以死刑。儘管有關當局表示可能將道德警察解散,這依舊無法回應廢除歧視性的強制頭巾法的訴求,也遠遠達不到抗爭者企盼的、可讓政府更能負起治理職責的根本結構改革。

人權侵害行為不受懲罰與政府治理不善兩者間大有關聯,這在他國也觀察得到。燃料、食物和其他包括藥品在內的必需品短缺,導致斯里蘭卡爆發大規模示威,迫使總理馬欣達・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和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兩兄弟先後辭職。不幸的是,議會選出來取代他們的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asinghe)背棄了他的承諾,未對26年內戰期間犯下的嚴重違法行為討回正義及問責。這場內戰於2009年結束。總統維克勒馬辛哈沒有力圖解決經濟危機及確保社會正義,而是鎮壓示威,甚至使用臭名昭著的《恐怖主義防治條款》拘留參與示威的學生。

看似堅不可摧的國家也開始出現破綻。中國政府「清零」政策下的嚴格封鎖措施造成的失望不滿逐日累積,終在11月漫溢至街頭。全國各城市的示威者同聲譴責中國共產黨的嚴厲措施,有些並公開指責習近平的統治。這些主要由年輕一代及年輕女性領導的非凡反抗行動表明,儘管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打壓人權,人民對人權的渴望是無法被消滅的。

走上街頭為人權而戰的示威者很容易贏得眾人的大聲喝采。然而,我們不能單依靠示威者指出問題所在——他們冒著對自己和家人的巨大風險這麽做——並追究那些剝奪他們權利的人的責任。尊重人權的政府必須展現政治毅力及付出關注,以實現必要的人權改革。各國政府應切實履行其全球人權責任,而不僅是思前想後、做做樣子。

以蘇丹為例, 2018至2019年的人民革命挑戰了壓迫該國數十年的不公正權力結構。2021年底,歷時兩年的軍民合治過渡政府被一場軍事政變破壞,以至於涉嫌嚴重侵犯人權的蘇丹獨裁者和軍事指揮官——有些再次犯下人權侵犯行為——掌管了國家的未來。

不過,蘇丹的各個草根抵抗委員會——於2018年革命中創建的民主派平民團體——在遭受慘烈的鎮壓後仍持續運作。這些組織堅持過渡政府必須全由平民組成,並希望犯下虐行者能負起罪責。12月,政治行動者與軍事政變領導人達成初步協議,關於司法和安全部門改革的會談將延後,但抗爭者和受害者團體拒絕接受這項協議。  

如果蘇丹要走向一個更加尊重權利的未來,美國、聯合國、歐盟以及與蘇丹軍事領導層有接觸的區域夥伴,均應優先處理平民團體的訴求,包括伸張正義及終止對指揮官有罪不罰的現狀。發動政變奪取權力的人,是不會在沒有威懾或經濟代價的情況下放棄權力的。

同樣地,正視緬甸數百萬人對人權和民主的文人政權的迫切要求,是解決當前危機的首要任務。2021年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隨即開始殘酷打壓普遍的反對。兩年來,軍政府有計劃地侵犯人權,包括法外處決、酷刑和性暴力,這些行為觸犯了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在成員國與緬甸軍政府協議後,提出了「五點共識」以解決緬甸的危機。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在內的幾個東盟成員均指出緬甸軍政府拒絕遵從共識,協議因而失敗。自從政變發生以來,東盟即不讓緬甸軍政府代表參加東盟的高層會議。但除此之外,東盟對緬甸施加的壓力微乎其微,而包含美國及英國在內的其他強國政府以尊重區域制度為由,採取的行動有限。

要看到不同的成果,東盟就該採取不一樣的方法。9月,時任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義夫丁・阿都拉(Saifuddin Abdullah)成為首位公開會見緬甸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代表的東盟官員。民族團結政府是在政變後由民選議員、少數民族代表和公民社會活動人士共同組成的。東盟成員應該跟進,擴大與公民社會代表的接觸。

東盟還應加強對緬甸施壓,與國際社會一道切斷軍政府的外匯收入和武器採購,進而削弱緬甸的軍方力量。作為2023年的東盟主席國,印尼應帶頭行動,審查緬甸軍政府的人權記錄和未能遵守「五項共識」的情況,並考慮暫停緬甸成員資格,從而履行「東盟需從人民出發、以人民為核心」的承諾。

人權可以確立並設計未來的道路

在世界各地及網絡公民空間縮窄的另一個年頭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人權體系會遭受打壓,部分原因正是因為它是有效的——人權運動揭露人權侵害行為、加大倖存者和受威脅人們的聲量,讓侵犯人權政府難以遂行其願。

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六週後,俄羅斯當局立即關閉了人權觀察在莫斯科的辦公室,該辦公室此前運作了30年不曾間斷。還有十多個外國非政府組織同時被關閉。在此之前,俄羅斯政府執行壓迫性法律和措施已有十年之久,大肆摧毀公民社會,並迫使數百名社運人士、記者、維權律師和其他異見人士流亡國外。俄羅斯政府不遺餘力剷除異議,因為異議威脅到它的政權。基本事實擺在眼前:竭力打壓人權的人展露的是弱點而不是力量。

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人權是個極為有利的視角,可以讓我們一眼看清所面臨的嚴重生存威脅,比如氣候變化。從巴基斯坦到尼日利亞再到澳洲,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在經歷循環不絕的災難天氣事件。由於氣候變化,這些事件只會更為惡化,而諸如海平面上升的緩發改變也在同時發生。簡而言之,我們看到了政府不作為的代價、主要污染者的持續破壞,以及眾多社區承受的損失,尤以邊緣化社區的犧牲最為慘重。

聯合國大會於去年確認享有乾淨、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是一項普遍人權,認定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牢不可破的。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正在全球各地加劇,政府官員應負起法律及道德責任,監督管控那些商業模式與保護基本權利背道而馳的企業。

為了避免面臨氣候變化的最壞結果,以及應對隨即而來、在不同階段將造成的人權損失,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制定一套公正公平的過渡方案,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防止農產企業繼續夷平地球上的森林。與此同時,各國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維護人權,應付無法逆轉的極端氣候和緩慢發生的變化,如此才能保護最受威脅的人群,包括原住民、婦女、兒童、老年人、身心障礙者以及生活貧困的人。

許多來自這些社群的人正挺身而出,保衛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家園不被煤礦、石油和天然氣作業所危害,這些作業不只污染供他們煮食、清潔和飲用的水,尚且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他們居住的土地。為了抵制企業和政府破壞環境的活動、為了保護應對氣候危機不可或缺的生態系統,關注身處前線的社區和環境護衛者是最實際有效的作法之一。

原住民森林護衛者之於保護巴西亞馬遜雨林,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亞馬遜作為生態系統能藉由儲存碳來減緩氣候變化。時任總統雅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政府不但沒有支持森林護衛者,反而允許非法砍伐森林,以及削弱對原住民的權利保護。在他的四年任期內,與驚人的環境破壞同步發生的是嚴重的人權侵犯,包括使用暴力與恐嚇對付力圖阻止森林砍伐的人。

巴西新任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承諾將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減少到零,並捍衛原住民的權利。在他2003年至2010年的前兩屆任期內,森林砍伐率大幅下降,但他的政府也推動了會嚴重影響亞馬遜地區的環境和社會、像是水壩和其他基礎設施的計劃。總統盧拉是否能履行氣候和人權方面的承諾,對巴西和世界都至關重要。

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嶄新體認

全球各地人權危機的規模、程度和頻率表明,我們要盡快制定新的行動框架、新的行動模式。透過人權的視角審視現代世界帶來的嚴重挑戰和威脅,不僅為我們揭示了破壞的根源,也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方向。

左:阿富汗女童在地下學校上課,地點保密,2022年7月25日。 右:現年5歲的自閉症兒童依布拉欣(Ibrahim)遭父親囚禁,敘利亞伊德利卜省,2022年6月。在敘利亞戰爭中,身心障礙兒童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又缺乏基本健康照護、教育、人道主義援助、輔助器具和心理社會支持。
左:阿富汗女童在地下學校上課,地點保密,2022年7月25日。© 2022 Daniel Leal/AFP 右:現年5歲的自閉症兒童依布拉欣(Ibrahim)遭父親囚禁,敘利亞伊德利卜省,2022年6月。在敘利亞戰爭中,身心障礙兒童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又缺乏基本健康照護、教育、人道主義援助、輔助器具和心理社會支持。© 2022 人權觀察

每個政府都有義務保護和促進尊重人權。多年來,在也門、阿富汗和南蘇丹等地,世界各國為了保護受到威脅的平民只付出了零星的、往往三心二意的努力。而如今,烏克蘭戰爭號召了全世界一同動員——當國家政府體認到自己的全球人權責任時,爆發出的潛力是無與倫比的。各國政府不應只在符合自身利益時才行動,而是當面對全球各地層出不窮的人權危機時,都必須展現同樣的團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