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缅甸

2019年度事件

罗兴亚难民在难民营歺厅看国际刑事法院开庭,孟加拉考克斯巴扎,2019年12月12日。

© 2019 Allison Joyce/Getty Images

缅甸政府在2019年继续漠视国际呼吁,拒绝对掸邦、克钦邦、克伦邦和若开邦少数民族人权被侵犯问题进行彻底调查。联合国实况调查团已发现充分证据,要求调查军方高级将领对罗兴亚穆斯林所犯下的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政府不愿正视危机的根本原因,包括有计划的迫害与暴力、剥夺国籍和军方持续有罪免责。

2019年8月,实况调查团呼吁缅甸安全部队停止利用性暴力,包括对妇女、儿童和跨性人士的强奸和轮奸,对少数民族进行恐吓和惩罚。军方一向以性暴力作为摧毁社区的手段,使妇女和少女不敢返回家园。

事实领导人昂山素季和她的文人政府一再拒绝有效配合联合国人权调查员,追究侵犯人权的责任。联合国独立调查员,包括特别报告员李亮喜和实况调查团成员,都无法取得缅甸入境签证;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工作人员进入缅甸也受到限制。

罗兴亚人受威胁

缅甸军方在若开邦发起族群清洗行动两年多之后,逾90万罗兴亚难民仍受困于孟加拉考克斯巴扎(Cox’s Bazar)过分拥挤的难民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扎营难民聚集地。

实况调查团于2019年9月发布总结报告指出,政府为根除罗兴亚人身分认同而持续打击留在若开邦的60万罗兴亚人,使他们面临“种族灭绝的威胁”。该报告发现,政府迫害罗兴亚人所依据的法律、政策和措施──也是导致军方和其他政府当局进行杀戮、强奸轮奸、酷刑和强迫迁徙的原因──至今一成不变。

2019年7月,缅甸高级官员代表团抵达考克斯巴扎,推动难民返国。代表团施压难民领取数字化的国家身分验证卡(NVC),但不保证给予公民地位。政府无意修改歧视性的1982年《公民法》,该法实际上剥夺罗兴亚人的公民权利。欲返乡的难民必须登录NVC卡,承认自己是居住缅甸的外国人,而这将令到他们的权利易受歧视和限制。

8月22日,孟加拉和缅甸第二度尝试将难民遣返缅甸。不同于2018年11月首次尝试遣返难民,这次孟加拉同意谘询联合国难民机构,请求联合国难民署对孟加拉提出的22,000人名单中据称符合遣返资格的3,450名缅甸难民进行意向评估。然而和上次一样,孟加拉官员、联合国人员和媒体记者等候自愿返回缅甸的难民现身,结果没人出现。

联合国难民署已经声明,缅甸目前的情况不利于难民以有尊严且安全的方式自愿返国。为了收容从孟加拉返国的难民,缅甸正在兴建类似拘留营的设施,四周以铁丝网和安全岗哨围绕。卫星照片显示,赫拉波冈中转站(Hla Poe Khaung Transit Centre)就座落在被夷平的罗兴亚村庄原址。

大约12.8万名罗兴亚和卡曼族穆斯林被关在若开邦中部的封闭式境内流徙者(IDP)营地,他们只有极其有限的迁徙自由,也很难获取医疗、教育和其他人道服务。此外,由于缅甸军方和若开叛军仍处于敌对状态,难民返回若开邦的安全仍有顾虑。

族群冲突和强迫迁徙

缅甸军方和少数民族武装团体之间的战斗在2019年趋于激烈。政府照例禁止人权监察员和媒体记者进入冲突区域,也不允许联合国和国际人道机构向当地输送粮食、医药等重要援助物资。

从2018年11月起,若开军和政府安全部队在若开邦和钦邦的战事升高。政府下令自6月21日起在若开邦8个镇和钦邦的百力瓦镇(Paletwa)切断互联网服务,导致有关攻击平民和任意拘捕、酷刑和军方拘留死亡等报导难以查证。对钦邦和若开4镇的断网令已于9月1日解除,剩下邦那均(Ponnangyn)、妙乌(Mrauk-U)、皎道(Kyauktaw)和敏比亚(Minbya)四个镇仍被断网。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估计,至少33,000名若开族人受战火波及流离失所,包括若开邦北部9千名境内流徙者中的3,300名儿童。此一数据仍有争议;联合国特别报告员估计流离失所者多达65,000人。若开邦平民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粮食、住房和基本人道服务不足,以及欠缺维持生计的能力。

平民持续受到缅甸北部战事波及。掸邦北部再次爆发冲突据联合国统计,开战首周即造成平民17人死亡、27人受伤,包括多名妇孺。战事起于8月15日,缅北联合阵线叛军,除克钦独立军以外,向当地军事和平民目标发动协同攻击。缅甸军方迅速展开反击。战斗至少波及掸邦北部五个镇的平民,许多平民死于炮弹双方驳火

此次战斗导致大约8千人流离失所,在学校、寺庙和教堂等地避难。截至9月底,仍有近2千人无家可归。

克钦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道,约有6,385名境内流徙者已返回原居地。然而,仍有超过9.7万人无法回家,部分已离家多年,分别收容在全邦各地136座境内流徙者营地或其他临时住所。这些境内流徙者当中,差不多百分之40住在克钦武装团体占领区的营地。人道主义援助无法到达政府军占领区以外的这些区域。除了战斗之外,大量地雷和未爆弹也是妨碍境内流徙者返乡的因素。

贩运妇女和少女仍是克钦邦和掸邦北部的严重问题,详见人权观察发布的报告《‘给我们生孩子就放你走’:缅甸与中国之间的克钦族‘新娘’贩运问题》。境内流徙者因战火逃离家园,经济十分宭迫,无法再靠耕作维持正常生计,也很难找到其他就业机会。

女性通常是家庭经济支柱,长女更因当地习俗而负有帮助家计的责任。年轻女性和少女被引诱离开境内流徙者营地或村庄,穿过管理松驰的边界进入中国,以为可以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实际上却被卖给中国家庭而被强迫结婚。缅甸和中国政府都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治人口贩运、寻找被害人、将加害者绳之以法和协助生还者。

言论自由和压迫性法律

缅甸言论自由在2019年大幅倒退。超过250人因为各种限制人权的法律而被起诉。

5月,遭殖民地时期《政府机密法》判刑7年、已服刑8个月的路透社记者瓦龙(Wa Lone)和觉索乌(Kyaw Soe Oo)获总统特赦出狱。这两人因报道缅军在若开邦印丁村屠杀罗兴亚人而于2017年12月被警方逮捕。虽有一名警员证称两名被告是被警方设局诱捕,法庭仍然加以定罪,足见本案带有政治动机。

2013年《电信法》第66(d)条的诽谤罪,常被用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吓阻对国会议员、政府和军方的批评。当地团体Athan报道,所有起诉媒体或记者的案件中,约有百分之45是依据66(d)条款。2019年因为各种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而被控犯罪者超过250人。当局也常引用《非法结社法》和缅甸刑法第500条的诽谤罪,对付记者和批评人士。

截至本文撰稿时,2019年共有11案、50人被控违反刑法第505(a)条,禁止批评军方,和505(b)条,散布“恐惧或惊慌于众…导致任何人可能被诱导犯下反对国家或破坏公共安宁的犯罪。”

8月29日,著名电影制作人敏廷寇寇基(Min Htin Ko Ko Gyi)因在脸书发文批评军方而被依刑法505(a)条判处监禁加苦役一年。尽管他罹患肝癌,出庭时显见健康不佳,敏廷寇寇基履次申请保外就医均遭驳回。

4月到5月,7名民俗剧团成员因演出内容涉及讽刺军方而被捕。10月30日,其中5名成员被依刑法505(a)条各判刑1年。11月18日,盖金敦(Kay Khine Tun)、扎亚伦(Zayar Lwin)、班耶杜(Paing Ye Thu)、班漂敏(Paing Phyo Min)和藻林杜(Zaw Lin Htut)同样依505(a)条被另一法庭加刑1年。苏亚达纳敏(Su Yadanar Myint)判刑1年,年钱索(Nyein Chan Soe)无罪释放。7名被告另依66(d)条被控“诽谤”军方,最高可处2年徒刑。

《公民隐私与安全保护法》第8(f)条也导致以诽谤罪起诉普通公民的案件增加。截至本文撰稿时共有78件,其目的是限制批评政府的网上言论。该法也使当事人可能遭到第三方起诉。

示威者常遭《和平集会游行法》起诉,该法规定发起人必须在活动开始48小时前得到当局许可。两名克钦族维权人士,保鲁(Paulu)和森努潘(Seng Nu Pan),因为发起纪念克钦邦17年停火结束8周年的街头表演,于9月被判处拘留15天。保鲁另因藐视法庭罪被判监禁3个月,只因他在法庭上用坏掉的天秤象征司法制度崩坏。

全国各地农民也因压迫性的法律而受刁难。3月,《闲置、休耕和未开发土地管理法》生效实施,规定任何人若占用被归类为“闲置、休耕或未开发”的土地,必须申请许可。若未经许可持续使用相关土地,可判处两年以下徒刑。9月,伊洛瓦底区的8位农民就因为使用当地政府出售给私人企业的土地上耕作,被判刑2年

殖民地时期制定的刑法第377条,将同性成人之间的合意性行为视为犯罪。

主要国际行动者

11月11日,甘比亚向国际法院控诉缅甸对罗兴亚人的暴行涉及违反《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甘比亚的控诉首开先例,由一个与犯罪不具直接关系的国家,凭著防治灭绝种族公约缔约国的身分,向国际法庭提出控告。

11月13日,在阿根廷,罗兴亚和拉丁美洲人权组织依据普遍管辖权原则向当地法院起诉缅甸高级将领与文职官员,包括昂山素季在内,在若开邦犯下的罪行。这种途径仅适用于特别严重、因此所有国家都有利益加以审理的犯罪。

国际刑事法院(ICC)也在11月14日确定,将调查缅甸罗兴亚人自2016年10月起遭受的危害人类罪行,包括驱逐出境、其他不人道行为和迫害。该法院已于2018年确认本身对驱逐出境罪具有司法管辖权,因为犯罪完成地孟加拉是ICC成员国,同理亦适用其他相关犯罪。

7月,美国对涉及迫害罗兴亚人的军方主要领导人实施旅行禁令,包括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将军、副总司令梭温将军和另两名高级军官。9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多数通过加强制裁缅军领导人的法案。

联合国实况调查团于9月结束任务,将缅甸武装部队对罗兴亚、克钦、掸和克伦等少数民族犯下严重罪行的证据移交给最近开始运作的缅甸问题独立调查机制(简称缅甸机制)。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授权缅甸机制跟进实况调查团的工作,收集并保存严重罪行的证据,以便协助并加速公正且独立的刑事诉讼程序。

8月5日,实况调查团发布关于缅甸经济公司和缅甸经济控股有限公司之中军方企业的调查报告,发现至少14家外国公司与军方企业存在伙伴关系,至少44家有其他商业连带。该报告指出,这些军方企业的利润被用来增强军力,为其违反国际人权和人道主义法的行动提供财政支持。

缅甸政府于2018年7月成立的独立调查委员会(ICOE)运作不透明,令人更加忧虑其调查对罗兴亚人重大犯罪指控的公信力。但有许多国家,例如英国、日本,不顾ICOE在独立性、公正性和工作方法上的问题,持续予以支持。

欧洲议会于9月19日通过决议,呼吁对缅甸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并将缅甸情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该决议呼吁欧盟成员国支持向缅甸追责,由国际法院审判其违反联合国防治灭绝种族公约的行为。

尽管已有坚实证据指向缅甸安全部队应为其对罗兴亚人的暴行负责,联合国安理会却仍然无法采取行动,因此无论是将缅甸提交国际刑事法院或制裁涉嫌向罗兴亚人施暴的军方与政府官员都成为不可能。

5月,一份关于联合国介入缅甸问题的独立调查报告发布,认为是“系统性和结构性失灵”造成联合国无法应对此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