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日内瓦)-各国政府应当推广使用强度加密,并保护匿名网络言论。在政府监控空前普遍且具侵入性的时代,这些工具常成为身处高压统治环境的人自由地表达自我的唯一安全管道。

2015年6月17日,联合国表达自由特别报告员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关于在数字通信中使用加密及匿名的报告。特别报告员肯定加密和匿名,作为维护线上安全的主要工具,有助人们在数字时代行使其意见与表达自由权和隐私权。该报告要求各国确保人民能自由利用强度加密和匿名工具,以保护其数字通信的隐私。

“强度加密和匿名对数字时代的人权捍卫者、记者和一般网民不可或缺,”人权观察互联网高级研究员辛西娅・黄(Cynthia Wong)说。“在这个全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扩张侵入性监控的年头,加密可让我们保有安全、私密的空间。”

人权观察和其他25个人权和媒体自由组织已于6月17日发布联合声明,要求各国采纳该报告所提的建议。

数字科技已将侵入性监控推进到史无前例的范围和规模。这种监控让各国政府能够找到新闻信息源、批评政府人士或被迫害的少数群体成员并加以报复。一般网络使用者也面临各色各样的危险,从侵权监控到受害于网络犯罪及其他恶意行为。特别报告员认为强度加密和匿名可以保护互联网使用者免受前述威胁,创建出“保护见解和信仰”及其他权利的“隐私区域”。
 

近年来,许多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由,试图限制强度加密和匿名上网。俄罗斯中国规定社交媒体用户和博客作者必须实名登记,对匿名发言加以限制。中国政府还草拟新的法规,要求科技公司在硬件、软件上开“后门”,并开始屏蔽加密的网络通讯。

美英两国政府官员已表示忧虑,社交媒体和移动电话服务日益常用加密,将使防范恐怖主义愈加困难。这些官员指责互联网公司制造出执法单位无法侦测通联的“无法律管束区”和“阴暗地带”,有助滋生恐怖份子和罪犯。英国总理大卫・卡梅伦誓言要确保没有任何通信是英国情治机关无法获取的,意味任何应用程序若不遵守政府索取信息的要求将可能遭到查禁。已有些英美官员要求科技公司安装后门或其他弱点,让执法部门可以绕过保护机制。

各国政府有义务查办犯罪、防范恐怖攻击。但正如特别报告员所确认:“在当代技术环境中,蓄意破坏加密,即使是为可议的合法目的,也会削弱每个人的在线安全性。”

人权观察指出,人权捍卫者、记者和一般使用者通常依赖私营业者提供的加密服务来维护他们的通讯安全。后门或其他弱点无法防范拥有技术的恶意人士利用这些缺陷窃取信息,造成不相称的人权侵害。科技安全专家确认,要求业者故意在安全产品中置入弱点的规定也会损害网络安全。

人权观察等团体表示,各国应当支持该报告的各项建议:

  • 各国应促进并全面保护强度加密和匿名。国内法应承认个人可以自由使用加密和匿名工具以保护其数字通信隐私。
     
  • 各国应避免采取一切削弱个人线上安全的措施,例如强制安装“后门”、削弱加密标准或密钥托管。要求科技公司在安全产品中植入弱点,将不可避免且不相称地损害该商品所有使用者的安全。
     
  • 任何对加密或匿名的限制应在逐案基础上针对特定对象为之,并应限于为正当目标而符合必要性和相称性的范围内。
     
  • 各国不应全面禁止加密和匿名,因为这是不必要且不相称的。某些形式的管制实际上可能等同于全面禁止,因此不应采行──例如,要求加密须有执照、强制采用较弱的加密技术标准或管制加密工具的进出口。
     
  • 各国不应以查验使用者的身份(即实名登记)做为使用上网服务或注册移动电话SIM卡的条件。各国也不应限制使用匿名工具。

特别报告员也呼吁私营部门检讨本身的业务常规,确保尊重人权规范。信息和通讯科技公司的安全常规,可以对网上加密和匿名乃至用户权利造成明显的促进或损害。人权观察表示,相关公司有责任尊重其用户的人权,包括当政府要求侵犯其用户安全、限制网上隐私时。

科技公司应在各种数字产品和服务中使用强度加密并支持匿名通讯。各公司亦应抗拒政府削弱网络服务及装置安全性的要求,并反对实名登记的规定。

“该报告直言批评某些国家声称加密主要是恐怖活动和犯罪工具的说法,举例说明它对各项人权的重要性,”黄说。“做为第一步,各国政府应废除实名登记制度,别再企图强迫业者建置削弱网上安全的后门。”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区域/国家